第361章 他们这是坐不住了

她扑到凌夜的办公桌前,把手机屏幕怼到他面前。

“你快看!这个数字!我做梦都不敢这么梦!”

韩磊靠在沙发上,拿着手机刷了一遍又一遍票房数据,最后忍不住笑出了声。

办公室里,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只有凌夜,安静地坐在椅子上,盯着电脑屏幕。

屏幕上显示的不是票房数据,而是几个话题的热度曲线。

“别光盯着票房。”

凌夜开口,声音不大,却让兴奋的肖雅安静了下来。

“看看这些。”

他指了指屏幕。

屏幕上,不再是关于电影票房和明星八卦的讨论,而是一些沉重得多的词条。

#天价药到底有多贵#

#穷,是原罪吗#

#慢粒白血病患者生存现状#

这些话题的热度持续攀升,从娱乐圈火到了医疗界,连官媒都转发了相关讨论。

一个医疗科普博主,整理了各种特效药的价格对比,那一个个天文数字,让无数网友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了电影里“一瓶药几万块”的真实性。

一位法律界的大V,从法理和人情的角度,重新剖析了电影中对程勇的判决,引发了数万人关于“法外有情”还是“法大于天”的激烈辩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有无数自称是慢粒白血病患者或家属的网友,在话题下面分享着自己的故事。

他们没有声嘶力竭的控诉,只是平静地讲述着每天需要吃的药,每个月需要花的钱,以及那种在经济压力和求生本能之间反复拉扯的疲惫。

这些真实的、带着生活体温的文字,比电影本身更具冲击力。

“以前这些病人的声音,资本能压住,媒体不敢报,观众也懒得看。”

凌夜指了指屏幕上的话题热度,语气平静。

“现在呢?全网都在讨论,你说,这算不算扇了某些人一耳光?”

肖雅怔怔地看着屏幕,办公室里热闹的气氛慢慢沉淀下来。

她明白了凌夜的意思。

他们做的不只是一部成功的商业片,他们撬动了一些更深层的东西。

这时,韩磊也走了过来。

他看着那些社会性话题的热度,心里涌起一股比看到票房数字更强烈的成就感。

“现在许多官方媒体也下场了。”韩磊的语气带着几分郑重。

“《两州青年报》、《法制前沿》,甚至一些医学界的权威期刊,都发表了评论文章,讨论电影反映的现实困境。”

“我们电影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出了娱乐圈。”

正说着,韩磊的私人手机响了起来。

他看了一眼来电显示,是一个陌生的号码。

他走到一旁,接起了电话。

“您好,哪位?”

电话那头的声音很客气,带着一种字正腔圆的官方口吻:“您好,是幻音工作室的韩磊先生吗?”

“我是。”

“韩先生您好,这里是文化发展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冒昧致电,是想向您和《我不是药神》的主创团队表示祝贺。”

“这部电影我们看过了,拍得非常深刻,引起了很好的社会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