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一点,评论区开始出现不一样的声音:
“我明白了…怪不得看完之后说不出话。”
“我爸住院的时候,隔壁床的大叔就是吕受益那个样子,一模一样。他不是不想活,是真的撑不住了,不想再拖累家里人。”
“跳的不是舞,是活下去的工具,这句话让我整个人都卡住了。”
评论区里,第一次出现了成规模的、对预告片内容的深度讨论。
那些散落在各个角落、被骂作“圣母”“装逼犯”的零星好评,终于找到了组织。
他们开始转发这篇文章,附上自己的感受。
文章的阅读量开始快速增长。
三万,五万,十万。
星星之火,开始汇聚。
而真正让这些火星燃起来的,是肖雅联系的那家公益组织。
“暖光之家”。
一个关注白血病患儿的公益组织。
他们的官方微博粉丝不多,只有几万人,平时都是发求助信息和科普知识,从不参与任何商业内容。
在看完预告片和那篇深度解读后,他们的官博小编发了一条微博,配上了《我不是药神》的预告片
“我们看见了,谢谢你们。”
只有这一句话。
没有多余的煽情,没有华丽的辞藻。
但这句话,比任何宣传语都有力量。
一个常年关注这个组织的网友在下面留言:
“暖光之家从不为任何商业作品站台,这是第一次。因为他们知道,这个故事说的是谁。”
这条评论被顶上了热评第一。
随后,无数病患家属、无数曾被高昂药价压得喘不过气的普通人,在这条微博下聚集。
他们没有骂战,没有争吵,只是在用最平实、也最沉重的语言,讲述着自己的故事:
“我儿子五岁,确诊四年,我卖了老家的房子,现在还在化疗。预告片我不敢看第二遍。”
“上个月刚送走我妈,最后她拉着我的手说,别治了,回家吧。我这辈子都忘不了。”
“两个字,是我这十年来听过最真的话。”
“我弟弟走的时候才二十三岁,他说不想让爸妈再卖房子了。”
评论一条接一条。
每一条都不长,但每一条都重得让人喘不过气。
这些评论,在每个点开的人心里,一下一下地敲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