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石墨研磨成粉,混入黏土之中,制成耐火砖,用于砌筑窑炉内壁。”杨昭一边画,一边解释,“如此,方能承受更高温度。至于控温,可尝试在窑炉上方开凿烟道,通过调节烟道开口大小,来控制炉内热量流失。另外,石灰石与黏土的配比,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宁可多一点黏土,也不可多一点石灰石。”
柳如烟听得云里雾里,但她没有打断。杨昭所说的每一个字,都像是在打开一扇她从未见过的门。
“至于钢筋……”杨昭继续说道,“提纯铁矿石,并非一蹴而就。可先尝试在冶炼时加入少量木炭。木炭中的碳元素,能与铁融合,增加铁的硬度。同时,在铁水冷却凝固时,可尝试迅速将其浸入冷水中,再取出缓慢加热,反复几次,观察其韧性变化。”
他所说的,正是现代冶金学中淬火与回火的简化原理。
柳如烟拿起那张画满奇怪符号的纸,如获至宝。她无法完全理解其原理,但她相信杨昭。
“多谢侯爷指点!”她起身告辞,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
回到秘密工坊,柳如烟将杨昭的“新指示”传达给工匠们。老窑工和铁匠们半信半疑,但柳如烟态度坚决,他们也只能照办。
按照杨昭的指点,他们用石墨和黏土烧制出一种黑色的砖块,砌筑在窑炉内壁。果然,窑炉的耐火性大大提升,能够承受更猛烈的火焰。他们又依照杨昭的办法,调节烟道,小心翼翼地控制火候。
数日后,当窑炉再次开启时,一股热浪扑面而来。工匠们屏住呼吸,只见窑炉深处,烧结出一种灰黑色的块状物。
老窑工用铁钳小心翼翼地夹出一块,待其冷却。他用手轻轻一敲,那块东西竟然发出清脆的响声,并没有碎裂。他再用锤子敲击,块状物也只是崩裂出几道裂纹,并未完全粉碎。
“这……这真是烧出来的?”老窑工颤声问,眼中满是不可思议。
柳如烟接过一块,仔细观察。这种灰黑色的块状物,其坚硬程度远超寻常石块。她命人将其研磨成粉,与水混合,制成泥浆。然后,她用模具浇筑了一块小小的方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次日,当那块方砖完全凝固时,柳如烟用尽全力,也无法将其掰断。它坚硬如石,却又带着一种独特的韧性。
“成了!水泥成了!”柳如烟的侍女激动地喊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