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云端之上的迷茫

这些疑问像一团乱麻,缠绕在他的心里,让他有些喘不过气。他再次摸向风衣内兜,指尖碰到照片的边缘,心里又安定了一些——不管未来有多难,不管“张若曦”的身份会带来多少麻烦,只要有这张照片在,只要他还记得自己是张纳伟,是苏纳琳的父亲,他就不能放弃。

飞机继续平稳地飞行,窗外的云海渐渐变成了浅灰色,太阳慢慢移到了头顶,机舱里的光线也亮了起来。张纳伟睁开眼,看到对面的小桌台上放着一份华夏的报纸,是空乘刚才送来的,标题是“2101年华夏科技发展报告:人工智能、基因编辑技术领跑全球”。他拿起报纸,翻到科技版,看到上面写着“华夏华清大学研发出新型CRISPR-Cas系统,可精准修复基因缺陷”——华清大学,是亲王说的高瑞泽毕业的学校。

他的心脏猛地一跳,目光紧紧盯着“基因编辑技术”这几个字。实验室的记忆再次浮现,李博士说的“CRISPR-Cas59a系统”、身体被改造的剧痛、猫耳和长尾的出现……这些都和报纸上的“基因编辑技术”有关。他不知道华夏的基因编辑技术是不是和普罗米修斯实验室的一样,不知道在这里能不能找到恢复“张纳伟”身份的方法,更不知道能不能通过基因技术找到女儿——毕竟,他和女儿有血缘关系,或许能通过基因匹配找到她的下落。

这个念头像一束光,突然照亮了他迷茫的内心。他把报纸折好,放进风衣内兜,和文件夹放在一起——这或许是他在华夏的另一个希望,除了找女儿,他还想知道,自己能不能变回“张纳伟”,能不能摆脱这半人半猫的身体,能不能像正常人一样活着。

下午1点左右,空乘送来午餐,是一份糖醋排骨和一碗米饭。张纳伟没什么胃口,只吃了几口就放下了。他靠在座椅上,看着窗外的云海渐渐变成了淡蓝色,远处隐约能看到连绵的山脉——空乘说,那是华夏的秦岭山脉,过了秦岭,就快到上海了。

他拿出手机——这是亲王昨天给他的,里面已经预装了华夏的电话卡,通讯录里只有一个联系人,备注是“高瑞泽”。他打开地图,搜索“上海”,屏幕上出现了密密麻麻的街道和建筑,东方明珠塔、外滩、陆家嘴……这些名字他以前在旅游杂志上见过,却从未想过自己会真的来到这里。他又搜索“曼谷”,屏幕上出现了湄南河的地图,他放大地图,找到苏玲家所在的小区,心里泛起一阵酸楚——不知道苏玲和女儿现在怎么样了,不知道她们有没有想过他。

下午2点半,飞机开始下降,窗外的景色越来越清晰,能看到成片的高楼大厦、纵横交错的公路、还有蜿蜒的黄浦江。张纳伟的心脏开始加速跳动,紧张和期待像潮水一样涌上来——他要到华夏了,要开始“张若曦”的人生了,要去寻找女儿了。

他再次摸向风衣内兜,确认照片和文件夹都在,然后整理了一下风衣的衣领,看着窗外的上海一点点靠近。飞机穿过云层,降落在浦东机场的跑道上,轮胎接触地面时发出轻微的震动,像是在为他的新生敲响钟声。

“张先生,我们到上海了。”空乘走过来,帮他拿过放在旁边的行李——一个黑色的行李箱,里面是高瑞泽准备的衣服和日用品,“高先生派来的人已经在机场外等您了,举着‘张若曦’的牌子,您出去就能看到。”

张纳伟点点头,站起身,跟着空乘走出机舱。舷梯下,阳光很亮,照在他的脸上,带着一丝暖意。他抬起头,看着上海的天空——是纯净的蓝色,没有利雅得的沙尘,空气里带着湿润的气息,和曼谷的气候有些相似。

远处,一个举着“张若曦”牌子的男人正在向他挥手,穿着黑色的西装,看起来很干练。张纳伟深吸一口气,握紧了风衣内兜的文件夹,迈开脚步,朝着那个男人走去。

他不知道前方等待他的是什么,不知道“张若曦”的人生会有多少坎坷,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到女儿。但他知道,他已经离开了那个囚禁他的牢笼,已经踏上了寻找女儿的路,已经离希望更近了一步。

他在心里默念着:“琳琳,爸爸到华夏了。爸爸会加油的,会找到你的,一定会的。”阳光洒在他的身上,猫耳被风吹得微微晃动,风衣的下摆轻轻扬起,像是在为他的新生祝福。云端之上的迷茫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微弱却坚定的希望,照亮了他未来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