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锋还是沿用以前的老套路,你们接这个任务?
不,不,这不是任务,这是生意,这是市场。
“抱歉,李总,十八块已经是我们的底线了,而且我们还要运输到燕京,所以我们的成本也很高。”
商业局局长卢忠旺忽然问道:“小齐,我记得有不少县级酒厂有很多便宜的白酒,要不你帮陈总联系一下?”
齐小楼说道:“确实,价格非常合适,但每个酒厂的产量都不高。”
陈卫民笑道:“我们对品牌没什么要求,哪怕你们组织一百家酒厂的货都没问题。”
“只是价格方面……”,齐小楼很熟悉全省白酒市场,知道价格是多少。
他们省糖酒总公司也想跟着吃一口肥肉。
但是按照陈卫民给的价格太低,他们的利润少的可怜。
“齐总,您报个价,合适的话,咱们再谈谈,不合适的话,我们就去蜀都看看。”
随后,双方展开了唇枪舌剑。
陈卫民和刘伟坚决不肯涨价。
而省公司这边,要求涨价到二十一块,但是到岸价,不是出厂价,也就是说,他们承担运费。
但对陈卫民来说,还是不能接受。
多一块钱,陈卫民就要多付出将近五百万,这笔钱可不是小数目。
一直谈到下午五点多,双方还没达成共识。
陈卫民谢绝了商业局一起吃饭的邀请,几个人回到招待所后,开了个短会。
刘伟说道:“老板,如果明年我们还要采购五百万箱,那我们必须撇开鲁中糖酒公司,他们从中插一手,价格就降不下来。”
“但是我们自己组织的话,猴年马月才能组织五百万?他们有畅通的渠道,一纸文件就能组织货源,效率要高很多,而我们最需要的就是时间。”
葛林说道:“老板说的对,刚才我粗算了一下,如果我们自己一个酒厂一个酒厂的跑,耗费的时间可能是通过鲁中糖酒公司的一倍以上,我们一年多往苏联卖一个专列,就能完全弥补这部分损失。”
“那咱们就眼睁睁的看着被省公司拿捏了?”
“也不是。”,葛林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陈卫民和刘伟。
“葛林,你有什么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