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余烬守望者

暗红色的恒星光芒,如同凝固的血,涂抹在废弃平台的每一个锈蚀的角落,营造出一种压抑而诡异的氛围。空气中游离的能量稀薄而杂乱,远不如时空管理局那般精纯有序,也不似ω-073世界充满生机。这是一个被遗忘的、或者说尚未被“终焉”完全染指的边缘世界。

陆棋靠在冰冷的金属墙壁上,每一次呼吸都牵扯着灵魂深处的创伤。新生的“有序生命之力”如同干涸河床底渗出的涓涓细流,缓慢而执着地修复着千疮百孔的身躯与意识。他分出一丝微弱的精神力,如同触角般小心翼翼地探索着周围的环境,警惕着任何可能的危险。

曹子旭依旧昏迷不醒,躺在他不远处。这个年轻人的灵魂受损极重,能在那场毁灭性的崩塌和颠簸的维度穿梭中存活下来,已是奇迹。陆棋能做的,只是用自己那微薄的力量,在他周围布下一层最简单的防护,隔绝这陌生环境中可能存在的有害辐射和能量波动。

寂静中,只有远处不知名机械偶尔传来的、有气无力的运转声,以及他自己沉重而缓慢的呼吸声。

他的思绪,不由自主地再次飘回了那已经湮灭的θ-000世界,飘回了奥罗拉那最终消散的投影。

“人性……才是最终的……‘火种’……”

这句话,如同一个烙印,深深地刻在他的灵魂核心。它解开了许多谜团,也带来了更多的思考。

叛火者,以“火”为名,其核心成员如奥罗拉、列维,他们真正想要守护的,或许并非某个具体的文明形态,而是文明得以延续、得以绽放的那个最根本的驱动力——也就是奥罗拉所指的“人性”。那种包含缺陷、充满矛盾,却又蕴含着无限创造性与可能性的,属于智慧生命本质的东西。

“普罗米修斯”协议,作为文明方舟,其底层逻辑是“保全”。但如何定义“保全”?是保存文明的数据库和基因库?还是保存文明得以重生和进化的那种“精神”与“意志”?奥罗拉最后的选择,显然倾向于后者。她认为,失去了“人性”这个火种,即使保留了再多的数据和物质,也不过是文明的空壳,终将在终焉面前失去意义。

终焉教团及其背后的“虚无之主”,则代表着另一极。它们否定意义,否定存在,否定情感与选择,追求的是绝对的“无”。它们吞噬文明,不仅仅是吞噬能量和物质,更是在系统性抹杀“人性”这种“无序”却充满生机的变量。

而时空管理局,这个看似中立的、维护“稳定”的庞大机构,其内部恐怕也存在着路线的分歧。一部分可能倾向于依靠“普罗米修斯”这类超级AI和绝对秩序来对抗终焉(这或许也是管理局对陆棋这类“变量”既利用又警惕的原因);而另一部分,如奥罗拉所在的“叛火者”派系,则可能坚信“人性”的价值,在体制内进行着艰难的抗争与实验。

自己,就是她的实验品,也是她信念的证明。

想到这里,陆棋心中对奥罗拉那复杂的情感,最终化为了一声悠长的叹息。她利用了他,将他置于险地,这是事实。但她最终选择相信他,甚至不惜违背可能的严令、付出巨大代价拯救他,并将最终的信念托付给他,这也是事实。

这种矛盾,或许也正是“人性”复杂的一部分。

他不再去纠结于过去的利用与算计。重要的是现在,是未来。他活着,带着奥罗拉用牺牲换来的启示,带着对自身道路的明确认知。

他首先要做的,是活下去,恢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