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所有的神殿尽数倾塌,供奉神明的高塔倒塌如坠云端。
他们从圣庙后殿中救出百余名尚未满月的孩子——那些本应被献祭。
有的仍在哭泣,有的却已经因长期饥饿奄奄一息。李骏亲手为他们清洗身体,牛子凡为他们布置温暖的竹席,将他们一一安顿好。
带着这一百余名幼小的生命,两人踏上归途。
离开红河国那一刻,朝阳破云而出,光照在废墟之上,仿佛也在为那些沉睡于血池中的婴魂,默默送别。
他们带着孩子们回到了竹村,交给了村民。
在那里,没有神明,也没有高塔,只有人亲手种下的麦田和一片片竹林——
也许不够庄严,也许不够神圣,但至少,那是自由,是人真正属于自己的土地。
第十八年:沧元高原的宿命
沧元高原,广袤无垠。苍灰色的天空低垂,狂风呼啸,卷起沙砾,空气中弥漫着血腥与腐朽的气息。
这里的人们信仰“沧元之神”。在他们眼中,那是凌驾于天地之上的主宰,创造了这个世界,赐予万物生命,也收割生命。
沧元之神的教义却透出无尽的残酷:
奴隶被告知:此生所受的一切鞭打、饥饿与死亡,都是神明安排的考验,忍受越多,来世的福报越盛。于是,他们在血与泪中习惯了沉默,并甘愿受奴役,哪怕献出自己的生命。
而贵族们则被教导:他们是神明最宠爱的子嗣,生来就有资格支配他人,甚至主宰他人死活。只要他们给神明足够的供奉,来世仍受福泽。
在祭祀日,这残酷被推向极致。奴隶的孩童会被砍去双手,炼成血腥的法器,献给所谓的神明。更有传言,耳聋或哑巴的奴隶因无法喊冤,执念更重,被制成的法器更能讨神欢心。某些贵族甚至以剥取奴隶的皮肤制成毛毯、衣袍为荣,称之为“神明的恩赐”。
李骏与牛子凡踏入沧元高原时,亲眼见到奴隶在风雪中被迫跪行,双膝磨破仍不敢抬头。他们见到孩童哭泣,母亲却捂住他的嘴,不敢让他发声。这里没有悲鸣,因为一切反抗都会被鞭子抽碎。
“这不是信仰,这是奴役。”牛子凡沉声低语,目光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