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脉搏”。
这个由陈末提出的、充满震撼性与想象力的概念,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磐石”前哨站的技术部,乃至更高层,激起了层层叠叠的涟漪。
赵启明技术官几乎是怀着朝圣般的心情,将陈末的分析过程、数据比对结果以及那份大胆的猜想,整理成了一份详尽的报告,直接呈递给了林指挥官。报告中,他毫不吝啬地使用了“颠覆性”、“战略级”、“规则研究新纪元”等词汇,并将主要功劳毫不含糊地归于陈末。
林指挥官在仔细阅读报告,并亲自到技术部听取了陈末更深入的阐述后,沉默了足足一支烟的功夫。他那张惯常古井无波的脸上,罕见地出现了剧烈的情绪波动——从最初的难以置信,到深深的震撼,最终化为一种极其凝重的沉思。
他比赵启明更清楚这份发现意味着什么。这不仅仅是技术突破,更是可能影响整个人类幸存者战略布局的钥匙。能够提前预警规则层面的变动,哪怕只是雏形,其价值也远超十个满编的突击小队。
“陈客卿,”林指挥官掐灭了烟头,目光如炬地看向陈末,语气是前所未有的郑重,“你确定这条……‘规则脉搏’,具备可重复观测和验证的特性?并且,其波动与区域性规则事件存在稳定的关联?”
“目前基于‘低语者’捕获的有限数据,关联性是显着的。”陈末回答得严谨而冷静,“但要想建立精准的预测模型,需要更长时间、更大范围的监测数据,以及更高权限的数据接口,调用龙魂遍布各区域的监测站历史记录进行反向验证和模型训练。”
他提出了要求,合情合理。空有理论不足以取信,他需要工具和数据来将猜想变为可供使用的“武器”。
林指挥官背着手,在指挥室内踱步。金属靴底敲击地面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清晰。他在权衡。给予陈末更高权限,意味着更大的风险。陈末毕竟是一个外来者,背景复杂,且刚刚拒绝了“第七区”的直接招揽。但另一方面,这个发现带来的潜在收益实在太大,大到让他无法因噎废食。
“你需要什么级别的权限?”林指挥官停下脚步,沉声问道。
“至少需要能够实时调阅‘磐石’前哨站所属区域内,所有固定监测点的全频段规则扰动原始数据,以及部分非核心军事区的动态迷雾浓度分布图。”陈末早有准备,列出了清单,“同时,我希望获得基地内部,关于历史上几次重大‘雾潮’爆发前后,相关区域的详细环境监测数据,用于模型校准。”
这些权限,已经触及到了龙魂内部监测网络的核心层,但尚未涉及最敏感的军事部署和尖端科技。这是一个经过精心计算的、既展示价值又不过分越界的请求。
林指挥官沉吟片刻,目光锐利如鹰:“我可以给你临时性的A级研究员权限,有效期至本次‘回响山谷’侦察任务结束。在此期间,你可以访问你所需的数据,赵技术官及其团队全力配合你。但有几个条件。”
“请讲。”
“第一,所有分析过程和结果,需在基地内部指定服务器上进行,接受监管,核心数据不得私自拷贝或传输。”
“第二,关于‘规则脉搏’的任何重大发现或预测结论,必须第一时间向指挥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