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老兵之家”那间弥漫着潮湿与压抑气息的房间,陈末并未急于行动。他让队员们休整、警戒,自己则坐在那张唯一的金属椅子上,闭上双眼,如同老僧入定。但在他脑海中,【绝对推演】正以前所未有的功率运转,将白日里观察到的堡垒三个世界的无数细节——建筑布局、人员流动、守卫分布、势力标记、甚至那些细微的表情和低语——全部抽取、分析、重组,构建出一个庞大而精密的虚拟白鹿堡模型。
权力结构、资源流向、潜在矛盾、可利用的节点……无数信息流如同星河般在他意识中盘旋、碰撞。
张强和王桐等人不敢打扰,只能屏息等待着。他们知道,陈末正在进行的,是一场无声的战争,一场在思维层面与整个堡垒规则的较量。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窗外的天色从灰白渐渐染上暮色,堡垒内部各处的灯光次第亮起,将巨大的阴影投映在冰冷的墙壁上。
终于,陈末缓缓睁开双眼,眸子里没有丝毫疲惫,反而清澈锐利得惊人。
“王桐,”他开口,声音平稳,“把我们携带的那块‘萤石碎片’和一半剩余的‘吸音苔藓’准备好。”
“张强,整理装备,保持最佳状态,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其他人,留守此地,提高警惕。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外出,也不得放任何人进入。”
命令简洁明确。队员们虽然不解其意,但毫不犹豫地执行。
王桐小心翼翼地将那两块得自裂谷机缘、能量纯净的“萤石碎片”和大部分色泽深暗的“吸音苔藓”取出,用特制的隔绝盒装好,递给陈末。“陈队,这是我们要用的……敲门砖?”
“是投名状,也是诱饵。”陈末接过盒子,指尖能感受到盒内物品散发出的微弱但纯净的能量波动,“直接去求见魏常,我们连行政厅的大门都进不去。我们需要一个媒介,一个能直达天听的理由。”
他拿起旅店提供的、粗糙的纸笔,快速写下几行字,折叠好,塞进口袋。“走吧,我们去‘丰饶’的地盘。”
“沈心?为什么不是直接去找魏常?或者……雷震那边?”张强疑惑。
“雷震刚结怨,不宜接触。魏常高高在上,难以触及。沈心主管农业和基础物资,看似权力不如雷震直接,但她掌握着堡垒的‘胃’,地位超然,而且……”陈末眼中闪过一丝算计,“根据观察和信息碎片,她与雷震在资源分配上素有龃龉,对魏常的一些政策也未必全然赞同。她是目前最可能,也最愿意为我们引荐的人。”
夜幕初垂,堡垒内部亮起了各色灯光。西区依旧昏暗嘈杂,南区灯火通明如同工蜂巢穴,而中央区则被一种冷冽、有序的光芒笼罩,显得静谧而疏离。
陈末带着张强和王桐,再次来到中央区边缘,一栋标有“农业技术局”的、相对朴素的建筑前。与周围其他宏伟建筑相比,这里显得低调许多,但门口守卫森严,进出的人员也大多穿着实验服或工装,带着一股泥土和植物的气息。
通报,等待。过程比预想的顺利。或许是因为陈末递进去的那张纸条上,清晰地写着——“关于稳定提升‘灰薯’产量及应对‘蚀根病’的可行性方案,及稀有纯净能源样本敬呈。”
灰薯是白鹿堡目前最主要的口粮来源,但产量一直不稳定,且饱受一种名为“蚀根病”的怪病困扰,导致块茎萎缩腐败。这是困扰沈心团队许久的技术难题,也是关系到堡垒生存根基的命脉之一。
没过多久,一个穿着干净工装、戴着眼镜的年轻研究员快步走出,谨慎地打量了陈末三人几眼,尤其是他们精良的装备和不同于普通流民的气质。“沈女士请你们进去。请跟我来,不要随意走动。”
穿过几条洁净的、散发着淡淡营养液和植物清香的走廊,他们来到一间宽敞的实验室兼办公室。里面摆放着各种仪器、培养皿,以及一些在人工光照下顽强生长的、形态奇特的作物样本。
一个穿着浅绿色外套、头发简单地挽在脑后、看起来三十多岁的女子正站在一个观察仪前。她面容清秀,肤色是长期待在室内的白皙,眼神专注而沉静,眉宇间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疲惫,以及属于科研人员的执拗。她就是“丰饶”沈心,白鹿堡的农业主管。
听到脚步声,她抬起头,目光直接落在陈末身上,带着审视与探究。“你就是陈末?‘破晓’小队的负责人?”她的声音温和,但透着不容置疑的干练。
“是的,沈女士。冒昧打扰。”陈末微微点头,不卑不亢。
“你的纸条上写的东西,是真的?”沈心没有寒暄,直接切入核心,她拿起陈末之前递进来的纸条,“灰薯的病害,我们研究了很久,一直没有太好的办法。你一个刚进堡垒的外来人,凭什么说有‘可行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