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区”联络小组的到来,像一块投入死水的石头,在“曙光”基地内部激起了层层涟漪。普通的幸存者们远远看着那些装备精良、衣着整齐的“外人”,眼神复杂,混杂着一丝对强大势力的敬畏,以及更深藏的对未知的忧虑和自身匮乏带来的窘迫。
陈末以需要静养为由,将具体的接待和初步谈判工作交给了李璐和林雨,自己则退居幕后。这并非完全的托词,他的身体确实到了极限,每一次呼吸都牵扯着精神层面的隐痛,强行支撑只会暴露更多破绽。但他退居幕后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观察、思考,以及应对那无处不在的“心灵探测”。
指挥所被临时改成了他的病房兼战略室。苏晚晴严格限制他的活动,他大部分时间都靠在床头,翻阅着顾明远的笔记和那些从图书馆带回来的、看似天书般的理论书籍。纸张泛黄,字迹时而潦草时而工整,记录着一个孤独灵魂在末日初期对世界剧变的疯狂思考与推测。
“……能量并非凭空产生,迷雾亦非无根之萍。两个世界的规则如同齿轮般强行咬合,摩擦、崩碎、再重组……‘锚点’或许是上古文明留下的‘垫片’,用以减缓这粗暴的融合进程,或者说,引导其向某个可控的方向……”
“……七曜归位……是否指代七个主要锚点的某种能量共振状态?若能齐聚,是否能短暂重构规则,打开一条……生路?亦或是……更深的绝望?”
“……意识……认知……观察者效应在宏观层面的体现?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是否正在反过来塑造这个正在崩塌的世界?”
这些碎片化的信息,结合自身与“哀悼者”对抗的经历,以及“驱雾之锚”与“昆仑”信号的共鸣,在陈末的脑海中不断碰撞、重组。他感觉自己正站在一扇巨大而朦胧的门前,门后是世界的真相,而他手中只有几块残缺的钥匙。
【今日情报】如期而至,内容却让陈末目光微凝:
【机缘:顾明远笔记第73页夹层,藏有一张手绘的、关于本地区疑似“世界锚点”能量辐射分布的草图。】
【危机:周炜携带的加密通讯设备,拥有短距离高精度生命体征与能量波动扫描功能,旨在评估基地真实人口与核心能源(驱雾之锚)强度。】
【隐秘:维持低强度信号共鸣,可一定程度上干扰非指向性精神探测与能量扫描,形成“认知迷雾”效果。】
【人物:技术员小李对刘三刀改装的投石机结构极为感兴趣,试图反向推导其设计思路与材料工艺。】
新的博弈已经开始。陈末立刻按照情报提示,在笔记第73页的牛皮纸夹层中,果然找到了一张折叠整齐的草图纸。上面用简陋的线条勾勒出城市的大致轮廓,并用不同颜色的点标记了几个位置。其中一个红点,赫然就在他们现在所在的基地附近,旁边标注着“微弱反应,疑似碎片或次级节点”。而另一个醒目的金色五角星,则标记在城市远郊的某个方位,旁边写着“强烈波动,未探明,极度危险”。
这张图的价值,不言而喻!它不仅证实了“世界锚点”的存在和分散性,更为他们下一步的行动指明了方向——那个金色五角星,很可能就是“驱雾之锚”需要共鸣的“碎片”,或者其他完整的锚点!
同时,情报也揭示了周炜的暗中手段。扫描设备?陈末心中冷笑,果然没安好心。他立刻调整精神,更加专注地维持着与“昆仑”信号的微弱共鸣。那股奇特的谐波频率,如同在他和“驱雾之锚”周围形成了一层无形的、不断波动的干扰场。
另一边,由李璐和林雨主导的“谈判”,在一间清理出来的、相对完整的房间内进行。周炜带着技术员小李和那名灰衣女子林薇出席,三名护卫守在门外。
谈判桌是由几张破旧课桌拼凑而成,上面甚至还有没擦干净的血迹。李璐努力让自己显得镇定,将一份手写的、墨迹未干的物资清单推了过去。清单上的字迹工整,却透着一股心酸:抗生素(各类)、止血带、麻醉剂、手术器械、高热量压缩食品、金属建材、燃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