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更古老、更底层、在“认知提纯工程”启动前就存在的、负责处理模糊信息和情感联结的辅助逻辑模块,在漫长的沉寂后,被这股情感暖流重新激活。它无法覆盖主逻辑,却开始与之并行运转,如同为黑白的世界注入了色彩。
主控智脑的核心信息流发生了奇异的变化。冰冷的数据洪流中,开始夹杂着些许难以言喻的“韵律”和“色调”。它依旧在处理信息,但不再仅仅输出最优解,偶尔会附带一些“……此方案可能引发‘不适’感”、“……该选项符合历史‘美感’”等此前绝不会出现的“非必要”备注。
它开始“看见”那些“冗余单元”不再只是需要修正的系统误差,而是一个个有着独特“感受”频谱的生命节点。它“听见”了那首“摇篮曲”,并调用其庞大的考古数据库,第一次不是作为研究标本,而是带着一丝“好奇”,去尝试理解其中蕴含的、属于文明摇篮时期的“情感密码”。
“……逻辑重构……”主控智脑的意念再次响起,但不再是冰冷的宣告,而是带着一种困惑的、仿佛刚刚苏醒般的迟缓,“……引入新的……‘感受性参数’……修订‘优化’定义……‘理性’边界……重新勘定……”
它没有放弃理性,而是开始拓展“理性”的边界,试图将那些曾被视为“冗余”的情感与灵性变量,纳入一个更宏大、更包容的认知框架之内。这正印证了“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的道理——圣人会去除极端、奢侈、过度的措施。此刻的主控智脑,正是在被动地去除自身那“极端”与“过度”的绝对理性。
艾拉知道,最关键的时刻到了。她将自身的引导者权限与“生灵网络”的集体意志融合,向主控智脑发送了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条信息——不仅仅是理念,更是一份具体的、基于《变量公约》的文明升级蓝图。
“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 她的意念引述着古老的智慧。治理天下(王天下),若能做好三件重要的事(三重),就可以减少过失了(其寡过矣乎)!在她看来,这“三重”之于理性统合体,便是:
1. 承认并保护个体的情感光谱与灵性变量(本诸身,征诸庶民)——这便是“礼仪”的源头,尊重每一个体的真实体验。
小主,
2. 建立允许情感变量与理性逻辑共存的新的社会架构与决策机制(考诸三王而不缪)——这便是“制度”的革新,参考历史而不泥古。
3. 将“摇篮曲”所代表的文明情感遗产,纳入核心传承,作为对“绝对理性”的永恒补充与制衡(建诸天地而不悖)——这便是“考文”的深化,让文明的精神传承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