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回到 1829 年的巴黎,勒梅尔的铁匠铺已经挂起了 “两轮铁车” 的招牌,几个年轻人正围着一辆组装好的自行车,兴奋地讨论着。“这东西比马车快多了!还不用喂马!” 一个年轻人骑上去,虽然摇摇晃晃,却真的往前跑了起来。
陈铭宇伪装成 “来自英国的旅行者”,走进铁匠铺:“先生,我听说您发明了很神奇的交通工具,能让我看看吗?”
勒梅尔得意地把他拉到工作台前,指着草图:“你看,这轮子用铁做,加上链条,又轻又稳!我打算下个月去参加发明展,让全欧洲都知道我的‘两轮铁车’!”
陈铭宇的心沉了下去 —— 勒梅尔已经对这个发明产生了执念,直接回溯记忆可能会伤害他的精神。他盯着桌上的草图,突然有了主意:“先生,您这草图的轮子是不是太窄了?如果遇到坑洼路,很容易摔下来。” 他拿起笔,故意把铁轮的线条画得更粗笨,还在旁边标注 “需用硬木加固,否则易断裂”,“而且这链条,用普通铁做容易生锈,得用贵重金属,成本太高了。”
勒梅尔皱起眉头,拿起草图仔细看:“你这么一说,好像真的有问题…… 可我明明觉得很完美啊。” 陈铭宇趁机启动怀表的 “轻度回溯”,淡蓝色的能量线悄悄缠上勒梅尔的太阳穴 —— 不是抹去记忆,而是模糊他对 “能量触发瞬间” 的印象,让他以为自己只是 “突发奇想画了个有缺陷的草图”。
“可能是我太着急了。” 勒梅尔揉了揉头,把草图叠起来塞进抽屉,“还是先改进改进再说吧,发明展就不去了。” 陈铭宇松了口气,刚想吸收掉铁车上残留的能量,突然感觉到一股陌生的时空能量 —— 不是猎人的,也不是守护者的,像是从时空缝隙里透出来的,正盯着他看。
他猛地回头,巷口空荡荡的,只有风吹动招牌的声音。但那股被注视的感觉越来越强烈,怀表也开始发烫,像是在警告他 “快离开”。“先生,我还有事,先告辞了。” 陈铭宇匆匆离开铁匠铺,走出很远,还能感觉到那股能量在跟着他。
回到学院后,陈铭宇再次查历史数据库 ——“两轮铁车” 的记录消失了,恢复成 “1839 年麦克米伦发明自行车”。但他还是不放心,搜了搜 “1829 年勒梅尔”,发现某本小众的《法国工匠史》里,还记载着 “勒梅尔曾设计过‘两轮铁车’,因缺陷未公开,草图现存于巴黎博物馆”。
“还是没完全修正……” 陈铭宇摸着怀表,想起那股陌生的能量,心里满是疑惑:那到底是什么?是更高层次的时空存在吗?它为什么要盯着自己?
林晚凑过来看见那本《法国工匠史》,突然说:“你看,这本书的作者,和第 34 章我们发现的‘三角符号’,在同一个古籍目录里。说不定这个作者,也是个能感知时空的人,只是没加入守护者。”
陈铭宇心里一震 —— 如果真的有 “第三方” 在观察时空,那他们之前的任务,是不是都在别人的眼皮底下?那些 “巧合” 的历史修正,会不会也是 “第三方” 在暗中干预?他攥紧怀表,表盘上的螺旋符号泛着微光,像是在回应他的疑问,又像是在提醒他:时空的秘密,比他想象的还要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