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里。
“我冒昧问一句,是什么的授权?”
“长虹集团使用反重力驱动技术的授权。” 李海即答。
蒋齐军闻言,心中疑惑更甚几分。
技术就在李海手里,为何需要军方的授权?
但很快的,他想明白了!
李海说,他要给国家“献”航母。
空天航母也是航母!
但问题的关键不是“航母”,而是“献”!
毕竟反重力技术,还能发展出诸多新业态。
交通运输、工业建筑、军工制造、太空探索……
这是一个百万亿级的空白市场!
毫无疑问,这项技术是人类科技皇冠上的明珠。
若被私人企业掌握,恐怕会遭到各方觊觎。
所以李海要找一座靠山。
而没有谁,比华夏军方更适合当这座靠山了!
这确实是李海心中的想法。
和研发反物质武器,需要找华科院合作一样。
李海不差钱,想研究自己也能研究。
但寻求官方的合作,既方便又安全,何乐而不为呢?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具体要怎么操作?”
这事对军方也是百利而无一害。
对蒋齐军来说,这更是大功一件啊!
两人很快就此事谈妥条件:
明面上,军方负责研发,并将反重力技术的商业使用权授予长虹集团;
实际上,李海对军方提供技术支持,长虹集团还将负责反重力方舟1至3号舰的建造工作。
当然,这只是双方在口头上达成的默契。
进一步的协议,蒋齐军还要向上级领导汇报请示。
“小海,你认为这个项目该起什么名字?”
再牛掰的项目也得有个响亮的名字。
毕竟如今的华夏,不必像从前那般韬光养晦。
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只有摆出自己的实力,才能免受有心人的侵扰。
李海思索半晌,最终大手一摊:
“我不擅长取名,还是麻烦你们专业人士吧。”
“哎!好嘞!”
蒋齐军笑着应下:
“我们回去就开会讨论,保准让你满意!”
谈完正事后,李海还想招待蒋齐军吃顿便饭。
但他和赵院士一样,看见新技术就挪不开眼,当晚就连夜返回京城做研究去了。
……
至此,李海手上只剩量子光刻机项目等待开发。
他做好了打算——这回长虹集团要吃独食!
政策帮扶是必须的,但无需华科院出手相助。
经过粗略计算,即便是技术已经成熟的前提下,想要量子光刻机形成规模生产,他还需要350亿现金!
没办法,从工厂选址、上游配件制造、人才培训及日常保养,处处都要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