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行大气磅礴的草书一气呵成,跃然纸上:
“滚滚洛河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首句落下,苍凉浩瀚的历史厚重感扑面而来,在场大儒名士瞳孔骤缩!
“是非成败转头空。”
第二句道尽世事无常与英雄无奈,意境陡然拔高。
“广陵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此句一出,全场倒吸冷气。
时空变幻、物是人非的沧桑,被十个字描摹得淋漓尽致!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最后一个“中”字落定,秦明掷笔于桌,发出“嗒”的轻响。
兰亭水榭陷入死寂,落针可闻。
无论是大儒宿学、青年才俊,还是王腾,都呆呆望着那幅字,仿佛失了魂魄。
这首《临江仙》意境高远、胸襟开阔、气魄宏大,远超他们对诗词的认知。
字里行间是对历史的洞察、对英雄的慨叹、对人生的豁达,哪里像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写的?
分明是历经千百年世事沉浮的智者,发出的终极感慨!
尤其联系洛水之战,更让人感同身受:
那些牺牲的英雄,不正是被浪花淘尽的豪杰?
他们的功过成败在历史长河中,不也终将“转头空”?
一位年过古稀的白发大儒。
望着“广陵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浑浊老眼中淌下清泪,喃喃道:
“好一个都付笑谈中……老夫研诗一生,今日才知何为天人之作。”
“噗通”一声。
先前不可一世的王腾双腿一软,面如死灰跌坐在地。
他引以为傲的才华在这首诗词面前,被秒得连提鞋都不配。
死寂过后,掌声率先响起,随即雷鸣般的喝彩轰然爆发,几乎掀翻水榭屋顶:
“秦大人千古奇才!”
“此词一出,广陵文坛当兴百年!”
“壮哉!敬秦大人!敬战死的英雄!”
无数人激动得脸红,有人当场对秦明长揖及地,行弟子之礼。
面对山呼海啸的赞誉,秦明只是平静拱手。
他走到徐文若面前,端起清茶:
“文若兄,我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徐文若从震撼中回神,望着深不可测的朋友,苦笑着举杯:
“秦兄,你还真是总给我‘惊喜’。”
两人一饮而尽。
随后,秦明以“公务在身,不便久留”为由,在众人崇敬与不舍的目光中登车。
车帘落下,隔绝外界喧嚣,他脸上的风雅淡然瞬间褪去,只剩急切与凝重。
靠在车壁上强压内腑剧痛,对车夫沉声道:
“回掌刑司,全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