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雅集正酣,诗会行至尾声。
酒酣耳热的文人墨客三三两两聚着。
或低语品评今日佳作,或高声畅谈广陵劫后新气象,热烈中透着几分曲终人散的阑珊。
水榭门口,徐文若一袭月白长衫,正与几位白须大儒拱手作别。
“三公子此番盛会,老夫大开眼界,不虚此行啊!”
王姓大儒抚须赞叹,满面红光。
“是啊,有三公子这等才俊,实乃广陵之幸!”
李姓宿儒紧随附和,语气里满是欣赏。
徐文若噙着温润笑意,谦逊回礼:“王老、李老谬赞了。”
“文若不过搭了个台子,能得诸位前辈莅临,才是雅集真荣幸。”
应对得体间,引得几位老先生愈发喜爱。
众人谈笑风生,一派祥和,却不知数里外阴暗腥臭的地下水道中,一场惊天血战刚落幕。
忽有轻微骚动从远处传来。
一辆制式沉稳的黑马车,在两名腰悬长刀、目光锐利的司卫护送下缓缓驶来,稳稳停在雅集门口。
车身上赤金丝线绣的“掌刑”二字,在灯火下熠熠生辉,透着不容侵犯的威严。
正是掌刑司的马车!
喧闹的门口瞬间静了,所有人目光都被吸引过去。
在广陵,掌刑司如今便是铁与血的代名词。
车帘被一只骨节分明的手掀开,一道身影缓步而下。
来人着七品锦衣官服,墨底金线滚边,衬得身姿愈发挺拔。
只是脸色略白,唇失血色,却丝毫不损风采,反倒添了几分令人心折的战损之美。
“秦……秦大人?!”
不知是谁先低呼出声,瞬间点燃全场。
竟是那位以雷霆手段肃清广陵、杀得黑莲教人头滚滚的掌刑司之主,秦明!
他的出现,如巨石投湖,激起千层浪。
徐文若脸上的笑瞬间凝固,被巨大的惊喜与担忧取代。
他三步并作两步迎上前:“秦兄!你怎来了?脸色……”
凑近时,清晰闻见秦明身上未散的淡淡血腥味,心猛地一沉。
秦明抬手按住他肩膀,以内力传去“安心”信号,随即笑道:
“听闻文若兄办雅集重振文风,秦某公务之余特来站台,不算晚吧?”
声音不大,却清晰落进每个人耳中。
周围文人名士纷纷反应过来,围拢上前躬身行礼:
“拜见秦大人!”
“秦大人万安!”
如今的秦明,早已不是当初的九品勘验官。
而是广陵官场新星、手握实权的人物,更是百姓心中的守护神。
秦明抬手示意免礼,面上瞧着风轻云淡,仿佛只是来赴一场寻常聚会。
他环视一周,朗声道:“诸位都是广陵文坛栋梁,今日雅集是洛水战后首场文化盛会,意义非凡。”
顿了顿,目光落在徐文若身上,满是赞许:
“徐公子是我朋友,有掌刑司在,今日雅集诸位安全,万无一失!”
这话无异于政治宣言。
不仅为徐文若站台,更向整个广陵宣告,徐文若是他罩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