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忘之域……怎么会是这样一个……充满生机的人间景象?
她低头看向灰瞳,小家伙也正好奇地打量着这个陌生的世界,那双混沌灰色的瞳孔中,第一次流露出了一丝属于孩童的……困惑与好奇。
星门之后,并非预想中的死寂废墟或诡异绝地,反而是一个看似平静祥和的……古代世界?
巨大的落差感,让婠婠一时间有些恍惚。而更大的谜团,
温暖的阳光洒在脸上,带着草木清香的微风拂过,远处市集的喧闹声隐隐约约,充满了鲜活的生活气息。这一切与归墟之喉的死寂、星门平台的冰冷形成了近乎荒谬的对比。
婠婠半跪在地,指尖深深插入身下松软的泥土中,真实的触感告诉她,这并非幻境。她冰蚀般的眼眸锐利地扫视着四周:连绵的青山,清澈的溪流,蜿蜒的土路通向远处的城镇。这里的灵气……稀薄而平和,与星髓的磅礴或归墟的狂暴截然不同,更像是一个……未被大规模开发、法则相对完整的凡人位面?
灰瞳安静地站在她身边,那双混沌灰色的眸子好奇地打量着停在附近树枝上的一只麻雀,麻雀歪着头看了看他,竟没有害怕,反而跳近了几步,发出叽叽喳喳的鸣叫。灰瞳伸出小手,麻雀迟疑了一下,竟真的跳到了他的指尖上,亲昵地蹭了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一幕让婠婠心中微动。这小家伙对生命似乎有着天然的亲和力,或者说,他体内那融合了多种本源力量的气息,对此界的生灵有着无形的吸引力。
“这里……很奇怪。”婠婠低声自语。星门铭文明明警告这里是“万界残骸”、“遗忘之地”,怎么会是这般祥和景象?是伪装?还是说,“遗忘”另有含义?
她拉起灰瞳的小手,谨慎地沿着土路向远处的城镇走去。必须尽快了解这个世界。
越靠近城镇,人烟痕迹越明显。田间有农人耕作,路上有挑着担子的货郎,看到他们这一大一小、衣着奇特(婠婠的服饰带有明显的异界风格,灰瞳更是只穿着一件简单能量幻化的白衣)的组合,都投来好奇而友善的目光,甚至有人热情地打招呼:
“姑娘,面生得很呐,是外乡来的吧?”
“这小娃娃长得真俊,眼睛咋是这颜色?稀奇哩!”
他们的语言是一种带着古韵的方言,婠婠勉强能听懂。从这些凡人的反应看,他们似乎对“外界”来客并不十分惊讶,这个世界似乎并非完全封闭。
城镇的城墙不高,由青砖垒成,有些斑驳,透着岁月的痕迹。城门上方刻着三个古朴大字:清风镇。
守门的兵丁抱着长枪打盹,对进出的人流并不盘查。婠婠带着灰瞳轻易地混入了城中。
城内街道纵横,店铺林立,酒旗招展,贩夫走卒吆喝叫卖,一派繁华热闹的古代市井景象。人们穿着粗布麻衣或绸缎长衫,神态安详,似乎安居乐业。
一切都太正常了,正常得让人心慌。
婠婠注意到一些细节:城镇的布局似乎暗合某种简单的阵法,能汇聚微薄的灵气,保持环境清新。一些较大的宅院门口悬挂的灯笼上,绘着模糊的、类似符箓的纹路,似乎有微弱的辟邪安宅效果。这说明此界并非完全没有修炼传承,但层次极低,更像是某种流传下来的皮毛。
她带着灰瞳走进一家客人不多的茶馆,找了个靠窗的僻静位置坐下,点了一壶清茶,几样点心,试图从茶客的闲聊中获取信息。
茶客们谈论的多是家长里短、收成好坏、镇上张员外家嫁女、李秀才中童生之类的琐事。偶尔有人提起“山里的精怪最近不太安分”或者“县太爷请了仙师来做法求雨”,但也只是当作奇闻异事,并未引起太大波澜。
“仙师?”婠婠捕捉到这个关键词。看来此界确实存在一些低阶的修行者,被凡人尊称为仙师。
就在这时,邻桌几个穿着短打、像是行脚商人的谈话引起了她的注意。
“听说了吗?往西三百里的黑风山,最近又出怪事了!”
“可不是嘛!说是山里的雾气颜色都不对了,泛着绿光!还有进山砍柴的人迷迷糊糊走出来,说在里面看到了会跳舞的石头和唱歌的树!”
“唉,怕是又有什么精怪得了道行,或者……是那‘古仙遗阵’又要显灵了?”
“嘘!小声点!古仙遗阵也是我们能议论的?那可是牵扯到上古秘辛,据说跟咱们这‘遗忘之地’的由来有关呢!”
古仙遗阵?遗忘之地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