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瀛海雾散尽,奈良寺钟声传遍列岛。僧人们走出经堂,见空中十二道佛光下各有译经院,少年捧着的贝叶与当年海滩拾得的纹路相合。巫女跪地泣诉:“曾以为外来法会毁神社……”传灯杖辉中,浮现老僧当年偷偷为大唐商船补给的身影,杖纹慈悲与此刻无二。
普贤白象卷起东瀛泥土,土中莲花籽撒在般若舟甲板,长出紫竹林异种莲:“行愿如种异莲,再隔阂的土地,心怀法缘便能长出共融。”月白袈裟光纹漫过花瓣,莲蓬结出“法门不二”四字。
文殊法剑划出星图,东瀛本命星旁多了传法星。青狮轻拍老僧肩头:“根本智不是变成另种传承,是守护中藏兼容。”梵文咒语将“过去”“现在”“未来”三星连缀,“你看,隔阂亦能成渡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暮色染红法界海,润珠发现传灯杖头环纹新刻十二句梵文。问及其中一句,观音答曰:“那是‘慈航’的‘航’字。”紫竹林钟鸣与般若舟铃音相和,浪涛间织就“法缘无疆”偈语。
观音望向东瀛,玉净瓶甘露化作经卷顺洋流飘向列岛。她知奈良寺唐镜中传灯阵“融”字永耀,如九百年前慈航埋下的玄冰草,今日终长法缘。般若舟载着觉醒的法缘,继续航行于法界海——传法之路,本无终点。
善财在日记中写道:“今日见菩萨传法,方知最殊胜的法门非独守,乃是容下隔阂的慈悲心。”合本时,扉页忽现慈航道人竹简批注:“传法如架桥,拒不如受,受不如融,融不如共证。”月光洒字,与帆影交辉,铺就通往黎明的海路。
老僧在奈良寺打坐,传灯杖浮起转成法轮,轮中鉴真颔首、慈航现身、终成观音,最后虚空显字“大道无形,法传无疆”。他望着字迹彻悟,千年守护的壁垒,原是那颗敢于兼容的心。
晨光刺破海雾,老僧举起传灯杖,天地间裂开佛光,十二道金光凝成法台,台沿纹路与杖纹相融,降下莲花雨。润珠镜碎片织成光网,光斑拼出汉文“传”与日文“受”,观音指尖甘露坠入玉净瓶,千叶莲绽放,花瓣上共修僧侣各捧法珠——东瀛千年隔阂,此刻尽成滋养法缘的法露。
老僧凝视法雨,法珠落身的清凉通透,卸去千年隔阂包袱。忆及神社岁月,坚守本土传承抗拒外来佛法,以为是对信仰的忠诚,却不知早已被“隔阂”执念束缚,满心是对未知的恐惧与“纯粹”的偏执。
他低头望向传灯杖,杖身温润映出包容开放的模样。握住杖柄的刹那,对立的壁垒之力已化作连接法缘的纯粹慈悲。善财立在一旁,眼中满是欣慰,海风卷起月白僧袍,菩提金微微发烫,福城乞丐、九华山妖、东海遣唐使的身影,一一在脑海中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