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截教倾覆道友成灰

接引道人则取出七宝妙树,树枝轻挥间,那些穿透光罩的仙剑纷纷倒飞而回,剑身上的白光尽数消散:“众生平等,不应以教派论优劣。阐教此举,与当年截教的偏执何异?”

慈航道人趁机将青铜宝镜化作光箭,搭在老子的太极图所化的弓弦上。当三圣的灵力同时注入箭身时,他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在体内奔腾,护宝钱的蛟龙虚影与太极图的黑白二气、七宝妙树的霞光融为一体,在箭尖形成巨大的光球。

“以三圣之力,守护余烬!” 慈航道人的声音响彻云霄,他松开弓弦的刹那,光箭如流星般射向云层中的诛仙剑阵。

光箭穿透阵眼的瞬间,整个西岐方向剧烈震颤。诛仙剑阵发出一声悲鸣,阵中的所有仙剑同时断裂,化作无数光点散落人间。广成子等十二金仙喷出一口鲜血,身影在云层中摇摇欲坠,显然是遭到了反噬。随着剑阵的崩塌,碧游宫上空的白光彻底消散,那些正在化作飞灰的截教弟子元神突然凝聚,在废墟上形成一道光墙,保护着最后幸存的数十名年幼弟子。

慈航道人瘫坐在望海崖的光罩旁,掌心的护宝钱重新变回青铜钱,钱身上的蛟龙纹路里积满了灰白色的飞灰。石矶娘娘用甘露为他擦拭脸上的烟尘,老娘娘的指尖触到他肌肤的瞬间,两人同时感到一阵冰凉 —— 那些飞灰中蕴含的怨念,竟比血海之时更加浓重。

“他们…… 终究还是没能保住碧游宫。” 善财童子看着镜中碧游宫的废墟,琉璃盏的碎片正在自动聚合,却始终缺了一角,“那些被混元金斗送走的光点…… 能活下去吗?”

慈航道人握住少年的手腕,舍利子的光芒在两人掌心流转:“只要还有一丝希望,便不算真正的覆灭。” 他望着西方天际,那里的铅灰色云层正在消散,露出一道微弱的彩虹,“阐教虽胜,却失了人心;截教虽败,却留下了不灭的道统。”

老子将一粒金丹放在慈航道人掌心:“此丹可安抚你元神中的悲恸。碧游宫虽毁,但三霄仙子用混元金斗送走了截教最后的火种,只要这些弟子能活下去,截教便不算真正倾覆。”

接引道人则将一串菩提子递给石矶娘娘:“这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静心珠,你与幸存的截教修士同修,可化解他们心中的戾气。”

慈航道人将金丹纳入腹中,暖流顺着经脉游走的同时,他感到一股微弱的联系从西方传来 —— 那是混元金斗碎片的气息,它们散落在三界各地,每一片碎片都包裹着一个截教弟子的元神。他看着石矶娘娘将菩提子分发给幸存的老修士,老人们颤抖着双手接过珠子,浑浊的眼中流下两行清泪,泪水滴落在地,将灰白色的飞灰冲出一个个小坑。

“多谢二位道友。” 慈航道人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却异常坚定,“只要普陀山还在,便会为这些火种提供一处安身之所。”

老子与接引道人相视一笑,化作两道金光离去。慈航道人望着他们的背影,又看了看镜中碧游宫的废墟,心中明白,截教的倾覆已成定局,但化解教派仇恨的路,才刚刚开始。

三个月后,望海崖下的灰白色烟尘终于散尽。那些被火雨灼烧的土地上,长出了一片新的竹林,竹节上都带着淡淡的金色纹路,那是三圣灵力的印记。慈航道人与石矶娘娘每日带领幸存的截教修士诵读《两仪和解经》,善财童子和龙女则四处寻找被混元金斗送走的截教弟子,三界各地的佛门寺院也纷纷伸出援手,为这些流亡的修士提供庇护。

一日,慈航道人正在菩提树下打坐,青铜宝镜突然发出一阵轻颤。他睁开眼,只见镜中浮现出一片陌生的山林,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正用木剑在地上刻画着截教符文,他的眉心处,有一点微弱的金光在闪烁 —— 那是混元金斗的气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慈航道人知道,截教的火种已经点燃,只要还有人记得那些符文,道统便不会断绝。他微微一笑,将青铜宝镜收入袖中,继续闭目打坐,舍利子的光芒在他周身流转,与菩提树叶的沙沙声交织成一曲祥和的乐章。

在接下来的岁月里,普陀山成为了截教遗众的避难所。那些幸存的修士在这里潜心修行,渐渐放下了仇恨,开始与佛门弟子一同研究道法,探讨如何避免重蹈覆辙。他们一起开垦荒地,一起救助百姓,一起净化碧游宫废墟残留的怨念,曾经的教派隔阂在共同的苦难中渐渐消融。

慈航道人常常站在望海崖上,看着西方天际,心中感慨万千。他想起了碧游宫坍塌的瞬间,想起了多宝道人冲入火海的背影,想起了三霄仙子炸裂混元金斗的决绝,更加珍惜眼前的和平。他知道,真正的胜利不是毁灭,而是包容;真正的强大不是杀戮,而是慈悲。所以,他依然每天为弟子们讲经说法,教导他们要心怀善念,无论面对何种境遇,都要坚守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