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轩辕坟中妖氛弥漫

“妹妹!” 阿姊扑过去抓住妹妹的脚踝,却被妖气反噬得口吐鲜血。她看着妹妹的魂魄越来越透明,突然将竹笛狠狠插进自己的心口,鲜血顺着笛孔喷涌而出,在空中凝成朵血色莲花,“先生说…… 以血为引,可通神明……”

小主,

血色莲花撞上地宫裂缝的刹那,轩辕坟深处传来声悠长的龙吟。沉睡的黄帝英灵被唤醒,地脉中的龙气突然倒转,不再滋养妖气,反而化作道金色的洪流,将青铜鼎的饕餮纹冲得支离破碎。申公豹的魂魄在洪流中发出凄厉的惨叫,心口的 “杀” 字符文寸寸剥落,露出底下更古老的咒印 —— 是百年前被镇压的邪道留下的印记。

“是他……” 慈航道人的灵识骤然清明。从边陲小镇的邪符,到南极仙翁的倒行逆施,再到申公豹喂养饕餮,都是那个邪道的阴谋。他借阐教内部的贪婪与野心,一步步复活上古凶兽,试图用轩辕坟的龙气污染三界地脉。

黄帝英灵化作道金甲身影,手持轩辕剑斩向青铜鼎。鼎身的饕餮纹发出绝望的嘶吼,无数张被吞噬的孩童面孔从鼎中浮现,其中便有小丫头透明的魂魄。慈航道人的灵识迅速包裹住这些魂魄,将莲花印化作无数只小船,载着他们驶向地脉中的微光处 —— 那是望舒城方向传来的信念之力,此刻正顺着渭水支流蔓延至轩辕坟。

“多谢道友相助。” 黄帝英灵的声音如洪钟大吕,轩辕剑上的龙气与慈航道人的莲花印交织成金色的结界,“这凶兽已被龙气封印,但邪道的咒印仍在地脉深处,需得有人镇守。”

“弟子愿留在此地。” 慈航道人的灵识望向断碑后。阿姊正抱着妹妹渐渐冰冷的身体,用最后一丝力气将鹅卵石塞进妹妹手中,石面的莲花在接触到姐妹俩的血后,突然绽放出前所未有的光芒。

黄帝英灵轻叹一声,轩辕剑在结界外画出道太极图:“你的灵识与地脉相融,可借龙气净化残余妖气。只是这般一来,你将永远困在轩辕坟,再不能神游九州。”

清风的灵体碎片突然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在结界内凝成个模糊的少年身影:“师父去哪,弟子便去哪。” 玉铃虚影虽已残破,却仍发出清脆的响声,“望舒城的孩子们会带着光来看我们的。”

慈航道人的灵识望向朝歌城的方向。阿禾正领着西岐军队赶来,先锋战旗上的莲花在妖风中猎猎作响,旗下的孩子们举着鹅卵石,用稚嫩的声音合唱《望舒谣》。歌声穿透妖气屏障,落在轩辕坟的柏树林上,枯萎的枝叶间抽出嫩绿的新芽。

“这样就够了。” 他的灵识缓缓沉入地脉,莲花印与黄帝英灵的结界融为一体。当最后一缕意识与龙气交织时,他看到那对姐妹的魂魄正坐在莲花小船上,顺着渭水支流漂向望舒城,小丫头发间的莲心草花环重新绽放,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三个月后,轩辕坟的妖气彻底消散。百姓们在封土堆上重建了黄帝庙,庙前的空地上长出片奇特的莲田,花瓣一半金黄如龙鳞,一半粉白似莲花。有孩童说,夜深人静时,能听到莲田深处传来玉铃与竹笛的合奏,调子正是那首《望舒谣》。

阿禾在断碑处立了块新石碑,上面刻着三行字:“石中有莲,笛音不断,心若向阳,何惧黑暗。” 他每次来祭拜,都会带上望舒城的孩子们,让他们在莲田边吹奏竹笛,讲述那个关于先生、姐妹与石头的故事。

很多年后,有位云游的道士来到轩辕坟。他抚摸着庙前的莲田,突然对着空气深深一揖:“道友以残魂镇地脉,这份慈悲,胜过玉虚宫万千符箓。” 风中传来莲叶的沙沙声,像是在回应他的敬意。

而在地脉深处,慈航道人的灵识与清风的灵体依偎着,看着龙气与莲花印交织成的光带,顺着地脉蔓延至九州大地。他们知道,只要望舒城的书声不断,渭水的莲心草不死,人间的《望舒谣》不停,这份守护就永远不会终结。

这或许就是慈悲的终极形态 —— 不是飞天遁地的神迹,而是心甘情愿的禁锢;不是万人敬仰的封神,而是默默无闻的坚守。就像轩辕坟下的那片莲田,在黑暗中扎根,却永远朝着有光的地方盛开,用微弱却坚韧的光芒,照亮着人间的每一寸土地。

又过了许多年,朝歌城早已换了数任君主,轩辕坟的黄帝庙却始终香火鼎盛。前来祭拜的人们,除了缅怀黄帝的功绩,也会特意到那片奇特的莲田前驻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