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魔念滋长问心为何

“问心为何……” 他低声呢喃,这三个字像块巨石,压在他的心头。他行走在人间,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拯救众生,还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慈悲?如果连自己的道心都守不住,那他所做的一切,又有什么意义?

雨渐渐停了,天空露出丝微弱的光亮。灾民们在阿秀爹的带领下,开始有条不紊地救灾 —— 有人加固堤岸,有人搜救幸存者,有人搭建临时棚屋,有人熬制姜汤。虽然洪水依旧肆虐,但绝望的气氛中,已经透出了一丝生机。

慈航道人靠在残垣上,看着这一切。阿秀给他端来碗热姜汤,里面还放了些算命先生给的草药。姜汤的暖意顺着喉咙滑下,让他冰冷的身体渐渐暖和起来。

“先生,您看。” 阿秀指着远处,几个孩童正在用树枝打捞漂在水面上的粮食,虽然收获寥寥,却笑得很开心,“只要我们不放弃,总会好起来的。”

慈航道人看着那些孩童的笑脸,心中的魔念又开始蠢蠢欲动:“好起来又如何?洪水退了,还会有旱灾;旱灾过了,还会有瘟疫;瘟疫走了,还会有战争。这世间的苦难,永远都不会结束。”

阿秀愣了愣,随即认真地说:“可我们活着,不就是为了在苦难中寻找快乐吗?就像我娘说的,就算明天要饿死,今天也要吃饱饭,笑着睡去。”

慈航道人的心被狠狠撞了下。是啊,他一直都在想着如何消除苦难,却忘了苦难本就是人生的一部分。就像有光明就会有黑暗,有善良就会有邪恶,有希望就会有绝望。他能做的,不是消除苦难,而是在苦难中坚守善良,在绝望中播撒希望。

丹田处的戾气彻底平息了,虽然依旧存在,却不再那么狂暴。慈航道人知道,他无法彻底消灭魔念,因为它源于他的内心,源于他对苦难的无力,源于他对自身的怀疑。但他可以选择不被它吞噬,可以选择在魔念滋生时,守住自己的道心。

“阿秀说得对。” 他微笑着说,将空碗递给阿秀,“我们不能放弃。”

接下来的日子,慈航道人虽然行动不便,却没有闲着。他用残存的灵力,指导灾民们识别可以食用的野菜;他教大家如何处理伤口,避免感染;他甚至用鹅卵石在地上画图,告诉大家如何搭建更稳固的棚屋。

他的道袍依旧破旧,背上的伤口依旧疼痛,丹田处的魔念依旧潜伏,但他的眼神却越来越坚定。他知道,问心为何,答案或许并不复杂 ——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无论前方有多少苦难,无论内心有多少魔念,只要他还记得自己为何出发,就不会迷失方向。

洪水渐渐退去,露出满目疮痍的城镇。虽然损失惨重,但幸存者们并没有被打垮。他们开始清理废墟,重建家园,孩子们的笑声又回荡在街巷里。

离开城镇的那天,阿秀和她爹来送他。阿秀的爹给了他一个新的竹篓,里面装满了晒干的草药和几块麦饼。“仙师,您路上保重。” 他憨厚地笑着,眼角的皱纹里还带着未干的水渍。

阿秀则给了他一串用红绳串起来的鹅卵石,每颗石头都被磨得光滑温润。“先生,这个您带着,” 她仰着小脸说,“我娘说石头能辟邪,还能提醒您,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像石头一样坚强。”

慈航道人接过竹篓和鹅卵石,郑重地向他们道谢。他知道,这些简单的礼物,比任何法宝都更能守护他的道心。

他背着竹篓,踩着泥泞的土地,继续前行。道袍的破洞被风吹得猎猎作响,背上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痛,丹田处的魔念偶尔还会冒出来诱惑他,但他的脚步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

他不知道前方还有多少苦难在等待着他,也不知道自己的道心能否抵御住魔念的侵蚀。但他知道,只要他还能感受到阳光的温暖,还能听到孩子们的笑声,还能握着手中的鹅卵石,他就会一直走下去。

问心为何?或许答案就在这一步步的前行中,在这一次次的坚守中,在这颗染尘却依旧跳动的道心里。

行至一处山谷,慈航道人看到一群山民正围着一个被绑在柱子上的年轻人,似乎要将他烧死。年轻人身上满是伤痕,却依旧昂首挺胸,眼神坚定。

“你们为什么要烧死他?” 慈航道人走上前,大声问道。

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走出人群,指着年轻人说:“他是个妖人!会用邪术害人!我们村里的牛羊都死了,肯定是他搞的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年轻人冷笑一声:“我没有害任何人!那些牛羊是得了瘟疫才死的,我只是想帮你们治好它们,却被你们当成了妖人!”

慈航道人仔细打量着年轻人,发现他身上并没有邪气,反而有种纯净的灵力。他又看了看周围的山民,发现他们大多面带病容,显然也受到了瘟疫的影响。

“他不是妖人,” 慈航道人开口说道,“村里的瘟疫是可以治好的,我可以帮你们。”

山民们面面相觑,显然不相信他的话。老者更是怒视着他:“你是什么人?竟敢为妖人说话!难道你也是妖人一伙的?”

慈航道人没有生气,只是平静地说:“我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能治好你们的瘟疫。如果你们不相信我,可以先看看我能不能治好你们的病。”

他从竹篓里拿出草药,走到一个生病的山民面前,将草药捣碎,敷在他的伤口上。不一会儿,那个山民的疼痛就减轻了许多,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