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朝堂请缨

司马老贼 土玄 1187 字 4天前

“太尉。”曹睿的声音因极力压抑怒火而显得异常沙哑。

这一声呼唤,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也将所有目光引向了司马懿。他缓缓出列,躬身行礼:“臣在。”

“前次朝议,太尉便断言公孙渊久后必反。”曹叡将手中的帛书重重拍在御案上,发出“啪”的一声脆响,“如今,毋丘俭兵败,逆贼僭号,檄文都传到朕的案头了!太尉……可有以教朕?”

这一刻,曹爽、蒋济、刘放、孙资等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他们知道,皇帝这话里带着质问,更带着最后的期望。

司马懿依旧垂着眼睑,声音平稳得不带一丝波澜:“陛下,毋丘刺史败于天时,非战之罪。辽水暴涨,疫病流行,此乃天灾,非人力可抗。”

这话让曹爽眉头一皱,正要开口,却听司马懿话锋陡然一转:

“然,公孙渊竟因此小胜而忘形,公然僭号,此乃自取灭亡!”他微微抬头,目光清亮地迎向曹叡,“臣前番曾言,此獠性诡谲,无信义。今观其行,更可断定,其智术短浅,不过一井底之蛙,妄图借辽东天远地偏,行螳臂当车之事!”

太尉此言,未免太过轻敌!曹爽终于忍不住踏前一步,声音洪亮,公孙渊既敢称王,必有所恃。辽东铁骑亦非虚名,兼有辽水之险,襄平之固。太尉若以为此战易如反掌,何不早日请缨?

这话中暗藏的机锋,让殿内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几个曹爽的亲信纷纷点头附和。

邵陵侯此言差矣。司马懿不急不缓,转向曹爽,老夫并非轻敌,而是知彼。敢问邵陵侯,若你为公孙渊,僭号之后,当如何应对王师?

曹爽一怔,随即昂首道:自然是凭险据守,以逸待劳!

此为中策,尚可苟延残喘。司马懿微微摇头,随即面向曹叡,声音陡然提高,陛下!若公孙渊行上策,当立即弃守襄平,携其精锐远遁漠北,借鲜卑、高句丽之力与我周旋,使我大军疲于奔命,空耗国力。此方为心腹大患!

他目光锐利,继续剖析:然其竟收缩兵力,坐守孤城,妄图凭坚城耗我师旅,此乃最下之策!彼恃者,无非两点:一则路途遥远,粮草转运艰难;二则天寒地冻,我军不耐苦寒。其心侥幸,以为我大军难至,或如毋丘俭般受挫而返。此非雄主之断,实为匹夫之勇,瓮中之鳖耳!

这一番剖析,层层递进,将公孙渊的心态与战略失误揭露无遗。不仅曹叡听得目光连闪,连蒋济也微微颔首,露出深思之色。

好一个瓮中之鳖!曹叡猛地从龙椅上站起,胸中的郁结之气仿佛找到了宣泄之口,太尉既看得如此透彻,可有擒鳖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