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死诸葛走生仲达

司马老贼 土玄 1890 字 4天前

“我……我有头否?”

夏侯霸与夏侯惠愕然对视,心中五味杂陈,只能连声安抚:“都督休怕,头颅尚在!蜀兵去远了!”

司马懿这才像虚脱一般,瘫软在马背上,任由二将护卫着,寻小路收拢残兵,狼狈退回营寨。

两日后,确切的消息终于从多个渠道汇集而来。细作擒获了蜀军撤退时掉队的伤兵,严加拷问;深入褒斜道口的斥候也带回了当地土人的确切见闻。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一个事实:诸葛亮确于八月二十三日夜病逝五丈原,蜀军依其遗计,秘不发丧,有序撤退。那日车上的“诸葛亮”,不过是依其遗容精心打造的木像,借山势林木与魏军惊疑之心,演了最后一出空城计。

中军帐内,司马懿看着汇总来的情报,久久无言。司马师、司马昭侍立两侧,脸上亦是火辣辣的。良久,司马懿才长长吐出一口浊气,那叹息里充满了自嘲、后怕,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对对手的敬意。

“吾能料其生……”他缓缓说道,声音沙哑,“不能料其死也。”

“死诸葛能走生仲达”的谚语,自此开始在军中流传。

他再次引兵至赤岸坡,蜀军早已踪迹全无,唯有褒斜道口的尘土似乎还在诉说着那支军队最后的决绝。他深知已不可追,亦不愿再追,遂下令班师。

与此同时,洛阳嘉福殿。

“陛下!大捷!雍凉急报!诸葛亮——死了!蜀军已全线溃退!” 黄门侍郎高声禀报,声音因激动而颤抖。

端坐于御座之上的曹睿,猛地站起身,一把夺过军报,目光急速扫过,脸上的凝重如同冰雪消融,化为巨大的惊喜和释然。“好!好!好!”他连说三个好字,几乎难以自持。

殿下的曹爽,先是愣了一下,随即脸上绽放出毫不掩饰的狂喜,他率先出班,高声贺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诸葛村夫一死,蜀寇再无能为矣!此乃陛下天威所致,亦是大魏国运昌隆之兆!” 他身后的丁谧、邓飏等人立刻跟着山呼万岁,整个大殿瞬间被狂喜的气氛笼罩。

先前那些指责司马懿“畏敌如虎”、“劳师糜饷”、“养寇自重”的言论,此刻仿佛从未存在过。还是那个曹爽,此刻却话锋一转,言辞恳切:“司马都督老成持重,深谋远虑,坚持以静制动,终使强寇势穷力竭,毙于军中!此乃不战而屈人之兵之上策,真乃国之柱石!”

“臣等附议!” 一众官员纷纷附和。

曹睿心情大悦,当即下诏:“骠骑将军、大都督司马懿,督师有功,克靖西陲,赐金帛辎重无算,犒赏三军!待其班师,朕当亲自慰劳!”

诏书言辞恳切,封赏厚重。然而,在曹睿那欣喜的目光深处,在曹爽那慷慨陈词的背后,一丝难以言说的忌惮,如同殿外悄然弥漫的秋雾,正在这胜利的狂欢中悄然滋生。压在心头最大的石头搬开了,那么,下一块需要警惕的石头,又会是谁呢?

渭水依旧东流,载着一段传奇的终结,也带着新的波澜,滚滚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