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巢湖之火

司马老贼 土玄 1444 字 3天前

太和八年夏,淮南的空气粘稠而湿热,混杂着泥土、腐殖与远方水泽的腥气。魏帝曹睿的中军主力,历经长途跋涉,终于抵达巢湖西北岸的魏军大营。龙旗在闷热的湖风中低垂,仿佛也畏惧着江淮的暑气。

当曹睿在都督扬州诸军事满宠及一众顶盔贯甲的将领簇拥下,走出那华贵但憋闷的御辇时,一股与洛阳宫殿里熏香截然不同的气息扑面而来。他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因舟车劳顿和初次亲临前线的些微不适,目光锐利地扫过眼前的一切。

营垒依地势而建,刁斗森严,但更远处,那片名为巢湖的浩瀚水泽,才是真正的主角。烟波浩渺,水天一色,对岸,东吴水寨的旌旗如同水草般连绵,隐约可见战舰如梭。风送来隐约的号角和操练声,那是属于敌军的声音。

“陛下,请看。”满宠的声音沉稳,打断了曹睿的凝视。这位老将须发已见灰白,但身姿挺拔如松,甲胄下的身躯仿佛蕴藏着与这片土地一样坚韧的力量。“吴将诸葛瑾,凭借舟船之利,据东岸险要,连日来多有挑衅。”

曹睿微微颔首,没有立即回应。他沿着营寨巡视,脚踏在夯实的土地上,感受着与洛阳宫城金砖截然不同的坚实。他看到士兵们黝黑的脸庞上,有对他这位皇帝的好奇与敬畏,也有长期对峙下的疲惫。这一切,都比奏疏上的文字更为真实,也更……沉重。

翌日黎明,满宠陪同曹睿登上了前线最高的一处了望台。晨曦驱散了部分水雾,将吴军水寨的轮廓勾勒得更为清晰。

“陛下,”满宠抬手指点,声音低沉而清晰,“吴军寨栅看似严整,然其巡哨船只在午后及入夜后,间隔变长,哨探亦显松懈。连日在湖上耀武,其意在于挫我锐气,其心……已生骄矜。”

曹睿极目远眺,努力分辨着满宠所指的细节。他不懂水战,但他懂得观察人心。

“满卿之意是?”曹睿问道,声音平静,目光却未离开对岸。

“彼知我陛下亲至,更料我北军不习水战,必认定我军只会深沟高垒,绝不敢主动出击。”满宠转过身,面向曹睿,眼中闪烁着老辣的光芒,“兵法云,‘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彼之‘必不敢’,正为我之‘必可图’。”

回到中军大帐,檀香也无法完全掩盖新木与皮革的气味。曹睿屏退了左右,只留满宠一人。

“陛下,”满宠躬身,声音压得更低,“吴人必轻我远来,未曾提备。今夜月暗,湖上有风,正可乘虚劫其水寨。臣愿与骁将张球,分率死士,乘快船突入,以火攻之,可获全胜!”

帐内只剩下烛火噼啪的声响。曹睿能听到自己心脏在胸腔里有力的搏动。风险?自然是有的。一旦失败,他御驾亲征将成为笑柄。但……若能成功?

他眼前浮现出祖父曹操的身影,那是在无数传说与画像中,于千军万马前挥斥方遒的姿态。他需要这场胜利,大魏需要这场胜利,不仅是为了击退吴寇,更是为了向天下证明,他曹睿,绝非只能困守宫阙的守成之君!

一股混合着兴奋、紧张与无比渴望的热流,猛地冲上他的头顶。他“嚯”地站起身,手掌重重按在粗糙的舆图上,声音因激动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却又异常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