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放下茶盏,目光变得深沉:“此战之终,赖陛下圣谟深远,庙算如神,前方将士浴血用命,终使陇右三郡重归王化,蜀寇铩羽而归。此,方为捷报之核心。”
书房内一片寂静。牛金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把不平的话咽了回去。杜袭眼中露出钦佩之色,深深一揖:“都督深谋远虑,顾全大局,下官拜服。此报一出,朝野必称颂都督公忠体国,谦逊仁厚。”
司马懿微微颔首,对杜袭道:“杜长史,取绢帛来。此文,我亲自起草,你为我斟酌词句。”
杜袭连忙备好笔墨绢帛。司马懿提笔蘸墨,略一凝神,便落笔书写。他写得很慢,时而停顿,斟酌字句。司马师悄悄靠近一步,屏息看着父亲笔下流出的文字。
只见父亲下笔极重对皇帝曹叡的尊崇,“伏惟陛下,神武天纵,睿算独照”“臣等奉天伐罪,全赖圣威所指”等语层出不穷,将胜利的根源牢牢系于洛阳的那位年轻天子。
在叙述曹真之功时,笔墨不惜,甚至略带渲染:“大将军曹真,洞悉贼势,神机妙算,遣骁将郭淮,出奇兵袭克列柳坚城,顿使诸葛亮股肱断折,陇右贼众胆寒,局势由是而定,厥功至伟……” 字里行间,仿佛曹真才是此番平定陇右的总设计师。
小主,
对张合、郭淮的战功,则叙述得具体而扎实,让人读来如临其境,倍感功勋得来不易。
而写到自身行动时,笔墨则极为俭省、模糊,用“巡”“察”“会合”“驱散”等中性词汇,将一切可能的争议轻轻带过,最终归结于“臣虽愚钝,幸不辱命,赖陛下洪福,将士效死,陇右遂安”。
杜袭在一旁看着,心中暗叹:“一字千金,不外如是。主公此表,看似推功揽过,实则将最大的人情做予了陛下、曹真和诸将。自身虽看似谦抑,却牢牢占据了‘总揽全局、调度有方’的统帅之位,更显胸怀。厉害,厉害!”
这时,一名年轻的书佐周晔被唤入,负责誊抄正本。他恭敬地接过草稿,仔细抄写。完毕后,他双手呈上,语气带着真诚的敬仰:“都督如此谦冲自牧,将首功尽让于他人,实乃古名臣之风,属下感佩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