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后,魏公府设宴犒劳群臣。丝竹声声,酒香四溢,宴会的气氛热烈而融洽。曹操似乎心情颇佳,与众人举杯共饮,谈笑风生。
司马懿依旧坐在不起眼的角落,小口啜饮着杯中酒,尽可能降低自己的存在感。然而那道如有实质的目光,仍时不时地扫过他所在的方向。
酒过三巡,曹操脸上已见醉意,他忽然举杯,向着司马懿的方向示意。
仲达啊。
全场目光再次聚焦。司马懿立即放下酒杯,恭谨垂首。
如今天下纷扰,战乱不休,汉祚衰微。曹操的声音带着醉意,却字字清晰,传入每个人耳中,依你之见,这究竟在何?治国平天下,当重在乎?还是重在乎?
刹那间,整个宴厅鸦雀无声。
荀攸手中的酒杯微微一顿;程昱眯起了眼睛;连一向镇定的贾诩也稍稍坐直了身子。所有人都明白这个问题的致命性——它直指王朝更替的合法性,触及了曹操集团最核心的敏感问题。回答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司马懿感到一阵寒意从脊背窜上头顶,酒意瞬间惊醒。他立即离席,快步走到厅中,跪伏于地。
魏公!此乃社稷根本之问,非臣下所敢妄言!他的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惶恐与坚定,臣只知,当今之世,能匡扶社稷、安定天下者,唯魏公一人而已!魏公尊天子以令不臣,此乃大!魏公扫荡群雄、靖平海内,此乃大!德力兼备,实为苍生之幸!
他抬起头,目光虔诚而敬畏:至于天命,幽微难测,唯圣人能察之。臣愚钝,只知尽忠职守,辅佐魏公与朝廷,不敢窥测天意半分!
完美的回避。再次将问题绕回对曹操的赞美,同时彻底撇清自己对有任何想法的嫌疑。
曹操久久不语,只是看着伏在地上的司马懿。宴厅中的空气几乎凝固,每个人都屏息凝神。良久,曹操才缓缓开口,语气难辨喜怒:起来吧。不过酒后闲谈,何至于此。
司马懿再拜,方才起身,退回自己的座位。他能感觉到曹操的目光依然锁定在自己身上,那目光中的审视与怀疑,比之前更加浓烈。
小主,
接下来的日子里,这种试探变成了常态。
有时是在巡视官署时,曹操会突然驻足东曹,询问一些日常公务后,仿佛不经意地指着案上一卷《史记》问道:仲达常读史书?以为司马迁之笔如何?其对高祖、项羽之评述,可算公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