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留守的棋局与才名之累

司马老贼 土玄 1871 字 5天前

席间顿时响起一片赞叹之声。丁仪击节称赏:“妙极!德祖兄此文,情理兼备,威武而不失仁厚!”

曹植更是拍案叫好:“正合我意!德祖果然深知我心。”他当即命杨修草拟正式文书,并准备用印发布。在他看来,此策大义凛然,痛快淋漓,定能迅速稳定民心,也让父亲知道他绝非只会吟风弄月的纨绔子弟。

与此同时,魏公府内的气氛却截然不同。

曹丕在接到粮价波动的急报后,面色凝重如水。他即刻命人紧闭厅门,急召司马懿、陈群、吴质与朱铄密议。

厅内烛火摇曳,映照着几人严肃的面容。

“粮价一日数涨,市井已有骚动之象。”曹丕开门见山,将急报传视众人,“诸公有何高见?”

吴质率先开口,语气尖锐:“方才听闻临淄侯处欲颁《平籴令》,强行限价。此乃书生之见,饮鸩止渴!若强行限价,商人必藏粮不售,黑市将起,局面更糟。且大规模开仓,若战事延长,恐损及军粮根本,动摇国本!”

小主,

陈群抚须沉吟,补充道:“依律法,当查清源头,依法办事。然此事急切,恐远水难救近火。”

所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一直沉默的司马懿。他微垂着头,仿佛在研究地板的纹路,苍白的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

“仲达有何见解?”曹丕直接点名。

司马懿缓缓抬头,声音平稳而低沉:“诸公所言皆有理。质公子忧心深远,长文兄恪守律法。然此事需立即应对,又不能动摇根本。”他稍作停顿,似在整理思绪,继而条分缕析道:

“其一,当务之急是平稳粮价,安抚民心。然不宜动用邺城太仓,以免引发更大恐慌,且需保军粮无虞。可从周边直属丞相的军屯粮仓中,秘密调拨部分存粮,由官府设立几个‘平价官市’,限量发售,平稳粮价。此举须低调进行,避免声张。”

“其二,”他转向朱铄,“请朱门侯即刻动用力量,追查并扑灭谣言源头。可张贴安民告示,言明江淮粮仓安然无恙,漕运不日即将恢复。”

“其三,”司马懿的声音压得更低,“秘查囤积居奇最甚的几家商贾,摸清其背景、囤粮地点和数量。尤需注意……”他略作迟疑,“尤需注意其与朝中诸人的关联。掌握确凿证据,但暂不行动。只需让这些商人知道官府已在调查,他们自然不敢再肆意妄为。此策可为未来谈判或打击预留后手。”

厅内一片寂静。曹丕凝视着司马懿,眼中闪过复杂的光芒。这套方案老练周到,既解燃眉之急,又顾全大局,更预留了制衡政敌的手段,确实远超杨修那华而不实的《平籴令》。

“便依仲达之议。”曹丕最终拍板,并立即分派任务。

然而就在曹植准备正式颁布他那份文采斐然的《平籴令》时,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