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瞬间,所有的言语、所有的伪装都显得苍白无力。一种难以言喻的默契在目光中轰然达成:
“我知道你不简单。”
“你也并非表面那般平庸。”
“我们是一类人。”
“都在隐藏。”
“都在等待。”
这目光的交汇,仅持续了弹指一瞬。
下一刻,司马懿迅速而自然地重新低下头,恢复了那副恭顺文弱的模样,仿佛刚才那惊心动魄的对视从未发生。
曹丕也缓缓靠回椅背,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案面,眼中的锐利光芒已收敛殆尽,重新变得深沉难测。
屋内再次只剩下尘埃在阳光中飞舞。
“文书我已看过,条理清晰,引注详实,甚好。”曹丕的声音恢复了平淡,“便按此摘要归档。后续若丞相垂询细节,再召你问话。”
“谨遵中郎将之命。懿告退。”司马懿躬身行礼,一步步缓缓退出了官廨。
门轻轻合上。
曹丕独自坐在案后,目光却并未回到公文上,而是望着司马懿消失的门口,手指依旧无意识地敲击着。良久,他嘴角似乎极轻微地勾起一丝难以捉摸的弧度。
“司马懿……‘狼顾之相’……有趣。”他低声自语,声音轻得几乎只有自己能听见。一直以来,他身边缺乏的,正是这种既有能力、又极度善于隐藏、能与他产生共鸣的智慧之士。司马懿的出现,像是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虽然轻,却足以证明潭水之深,并激起了他心中期待的涟漪。他开始真正将这个人,纳入可潜在观察、甚至倚重的名单。
而退出官廨的司马懿,走在廊下,感受着午后微暖的阳光,袖中的手微微握紧。后背竟似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并非因为恐惧,而是因为刚才那瞬间精神的高度紧绷。
他知道,他成功了。这次接触,远超预期。曹丕的敏锐和洞察力比他想象的更高,但这更好。“他看出来了……他果然看出来了。”司马懿心中默念,一种冰冷的兴奋感蔓延开来,“这说明他值得投资,也证明我的选择没有错。”
这次短暂的公务接触,如同在深不见底的潭水中投下了一颗探路的石子。石子虽小,激起的涟漪却预示着不平静的未来。司马懿知道,他从纯粹的被动观察和自保,终于迈出了通向权力核心的第一步。虽然双方都没有任何明确的表示,但一条极其细微、几乎看不见的线,已经在这两位同样擅长隐忍的人之间悄然连接。
他回到他那堆故纸堆中,眼神却比以往更加深邃。播种的时节或许即将来临,而他必须确保种子落在最肥沃、最有潜力的土壤里。邺城的棋局,对他来说,因为这次目光的交汇,有了全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