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星火燎原
第115章:烈焰铸形
“蓬莱”平台,从未像此刻这般,如同一座燃烧的星辰熔炉。
昔日“龙渊”号的残骸被彻底分解,有用的龙骨与部件如同经过烈火淬炼的骨骸,被精密地嵌入全新的、流淌着暗金色泽的生物金属框架之中。巨大的船坞内,弧光闪烁,机械臂如林,数以万计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如同忙碌的工蜂,将“星火”计划的蓝图,一钉一铆地化为现实。
新型的“灵辉共鸣核心”被安置在舰体最深处,其外壳由零素晶体与远古合金熔铸而成,内部修复并扩容的能量晶格,正与悬浮于其上的苏晴雪虚影产生着每秒亿万次的能量同步。她的意识,如同织网的蜘蛛,细致地引导着能量在新构建的脉络中流淌、测试、优化。那新融合的淡金色“火种”碎片,此刻已不再狂暴,而是化作她力量中一抹沉静而炽烈的底色,带来了对能量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掌控。
林昊站在新建成的舰桥指挥席上。这里的设计与旧“龙渊”号截然不同,更加简洁,更加高效,大量的操作由意识连接与智能辅助完成。他抚摸着冰冷的、带着细微能量脉动的控制界面,能清晰地感受到脚下这艘正在成型的巨舰传来的、如同胎儿胎动般的生命力。它不再仅仅是钢铁造物,更像是他与苏晴雪意志共同延伸出的、活着的躯体。
陈明远的声音透过内部通讯传来,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主体结构合龙完成!能量网络初次贯通测试……成功!共鸣核心与苏女士同步率稳定在99.8%!我的天……这能量流动的顺畅度,远超模型预测!”
全息投影上,“龙渊·星火”号的完整形态终于显现。它比前任更加修长、凌厉,舰体线条仿佛经过恒星风的打磨,暗金色的装甲上天然浮现着与苏晴雪“原初回路”相呼应的能量纹路。舰首不再是单一的炮口,而是整合了放大的深空共鸣阵列,使其看上去如同巨兽微微张开的、蕴含着星辉的口器。舰体两侧和尾部,分布着多个次级共鸣节点,构成了一个立体的、攻防一体的频率场域。
“武器系统加载完毕,频率干扰矩阵待机。”
“新型‘幻影’护盾系统集成完成,空间伪装功能初步验证。”
“‘跃迁’驱动器进入最后校准……这是我们基于曲率驱动和远古空间折叠技术的大胆尝试,理论上可以进行短距离的瞬时空间跳跃,但风险极高……”
每一项汇报,都标志着这艘星舰正向着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迈进。
然而,就在这全力冲刺的时刻,刺耳的警报声再次撕裂了平台的喧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