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窟内月辉清冷,时间仿佛失去了意义。陆青禾盘坐于水潭边,心神沉凝,继续引导着精纯平和的水土灵气与月华之力,滋养着受损的经脉与神魂。每一次周天运转,都如同细密的春雨,润物无声地修复着裂痕,涤荡着淤积的暗伤。肩头的金线在沉睡中呼吸平稳,暗金甲壳上的裂纹已近乎消失,气息内敛而沉凝,显然收获不小。
待状态又稳固了几分,陆青禾再次将目光投向了那面刻画着星辰轨迹与虫形图案的石壁。此物能与噬灵珠产生共鸣,绝非寻常。
他起身走近,并未急于触碰,而是运转《太虚炼神篇》,将神识化作最细腻的触须,小心翼翼地探向那些看似杂乱的刻痕。
神识接触的刹那,不再是之前那种引动噬灵珠的强烈波动,而是仿佛投入了一片静谧而浩瀚的星空。那些刻痕在他“眼前”活了过来,无数光点按照玄奥的轨迹运行、生灭,构成了一幅动态的、涵盖周天变化的星图。而在这些星光的节点与轨迹交错之处,那些简笔的虫形图案也随之舞动,或蛰伏,或腾跃,或嘶鸣,其动作、其神韵,竟隐隐与周天星辰的运转规律相合!
“这是……以周天星辰,推演虫族生息、蜕变、乃至征伐的轨迹?”陆青禾心中掀起惊涛骇浪。这位留下痕迹的前辈,其格局与手段,简直匪夷所思!竟将浩瀚星宇与微末虫道联系在一起,试图窥探其本源规律!
他屏息凝神,全力催动神魂,试图理解这星图与虫形中蕴含的奥义。这并非具体的功法或秘术,而是一种更加本源、更加宏大的“道”与“理”。
星辰明灭,如同虫之生死轮回;星轨交错,如同虫群分合聚散;星力潮汐,如同虫族力量盛衰……无数感悟碎片如同星光般涌入他的识海,与《御虫古经》的基础理念相互印证,又与噬灵珠传承中那些霸道极端的法门形成奇妙的补充与制衡。
他仿佛看到了一位孤高的身影,于万古之前,仰望星空,俯察大地微虫,试图以星宇为盘,以万虫为子,推演出一条超脱之道。
不知过了多久,陆青禾从那种玄妙的感悟状态中脱离出来,额头已布满细密的汗珠,神魂之力消耗巨大,但眼神却亮得惊人。
他虽未能完全理解这星图阵势,但却捕捉到了几个关键节点,以及一种独特的、以自身灵蕴或神识,引动星图轨迹,溯源定位的法门!
这并非攻击或防御之术,而是一种……推演与追踪之法!名为——“星轨溯源术”!
此法可凭借一丝气息、一缕因果、甚至是一段模糊的记忆片段,引动周天星力(或模拟星力),于冥冥中追溯其源头,定位其所在!对于寻找失物、追踪敌人、乃至探索未知秘境,都有着不可思议的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