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心已定,陆青禾便开始为远行做最后的准备。
他不再满足于在卧牛村周边活动,而是凭借着初步掌握的《蕴灵篇》带来的微弱感知,以及“金线”对特殊气息的敏锐,一次次深入以往不敢踏足的险峻山林。
数次冒险,收获颇丰。他不仅采集到几株年份更久、价值不菲的老山参和灵芝,足够换取母亲数年用度,更在一处阴湿的岩缝中,找到了一小片泛着幽蓝微光的“吸灵石屑”。这东西对他修炼《蕴灵篇》似乎有微弱的辅助效果,而金线更是表现出极大的渴望。在吞食了几粒石屑后,金线身上的金色甲壳似乎更加鲜亮,行动也愈发敏捷。
他将大部分药材托付给镇上唯一还算公道的那家药铺,分批换成了银钱和耐储存的米粮。又悄悄加固了家里的门窗,在院墙不起眼的角落,他让金线留下了一丝极其微弱的警告性气息,足以让寻常蛇鼠乃至心怀不轨者感到本能的不安。
离别的前夜,月光格外皎洁。
陆青禾将一个小布袋和一封简短的信塞进母亲枕头下。布袋里是足够生活许久的银钱,信上则写着他已安顿好一切,要外出游历求学,让母亲务必保重身体,勿要挂念。
他跪在母亲炕前,重重磕了三个头。看着母亲熟睡中恢复平和的面容,他眼圈泛红,却强忍着没有落泪。他知道,唯有变得更强,才能真正守护想守护的人。
翌日,天刚蒙蒙亮。
陆青禾背起一个结实的行囊,里面装着几件换洗衣物、剩余的干粮、火石、水囊,以及那本贴身珍藏的《御虫古经》。装有金线的陶罐被他小心地固定在行囊内侧。
他最后看了一眼在晨曦中依旧沉睡的卧牛村,看了一眼自家那间低矮的泥坯房,然后毅然转身,沿着村外那条通往大山更深处的崎岖小路,迈出了第一步。
脚步起初有些沉重,仿佛踏在过往十六年的记忆上。但当他真正走入苍茫的山林,感受到空气中流动的、比村中浓郁许多的草木灵气(或许其中就夹杂着《御虫古经》所述的稀薄“灵蕴”),听到耳边传来的、金线在陶罐中因兴奋而发出的细微嘶鸣,心中的离愁渐渐被一种开拓新天地的豪情所取代。
按照从行商口中听来的模糊方向,他的目标是穿过这片连绵的“苍茫山脉”,前往据说有仙家坊市和宗门存在的“南麓之地”。
山路艰险,远超想象。毒蛇猛兽尚在其次,真正麻烦的是复杂的地形和变幻的天气。若非他自幼在山村长大,熟悉山野,加之修炼《蕴灵篇》后耳目较常人聪敏不少,恐怕早已迷失方向或遭遇不测。
他白天赶路,夜晚则寻找安全的洞穴或树杈,一边修炼《蕴灵篇》,一边尝试与金线进行更深层次的沟通与配合。他甚至开始按照古经中一幅残缺的观想图,尝试凝聚第二缕灵蕴,过程虽然缓慢而痛苦,但他能感觉到自己的精神力量在一点点变得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