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博达体内真元奔涌如沸,指尖于虚空中急速划动。
虽因心潮激荡而微颤,却精准追摹着陈飞笔下每一个转折、顿挫与勾挑!
他周身那磅礴的文道气韵彻底挣脱束缚,以一种玄奥难言的韵律自行流转,
激烈地呼应、复现并完善着那份虽显生疏却意蕴天成的笔势。
霎时间,厅内灵光炽盛!
“阴阳化生,动静有常”
八个璀璨夺目的大字,骤然在半空中凝聚显现——
其气象与威仪,远非陈飞墨书所能比拟!
这八字完全由文道真元与浩瀚道韵凝结化形,金光流溢,宛如天道熔铸。
其笔势若龙蛇腾跃,矫夭于九霄;又似星河奔泻,流转不息。
每一笔、每一划皆蕴藏着难以言喻的灵性与道韵,
仿佛自有生命,在呼吸吐纳,与大道共鸣。
笔画流转间,轻盈处宛若清炁升腾,自然衍化出云霞舒卷、星辉垂耀之天象;
沉顿处则似浊气凝聚,悄然蕴生出山峦起伏、地脉延伸之厚重。
笔锋或藏或露,暗合日月交替之序;
结构或疏或密,仿效万物生息之机。
无需刻意雕琢,阴阳二意已于笔锋起落间自然生灭,循环不息。
一种宏大高远、直指文道本源的煌煌意韵沛然充塞整个议事厅,
使得周遭灵气都为之凝滞屏息。
唯有那悬浮的八字道文在熠熠生辉,无声阐述着至高妙理。
陈飞所书,仅得形貌,虽具灵动之意,终是凡墨;
而徐博达以陈飞之字为引,自身文心为基,
所凝道文神韵天成、道威沛然,与凡墨相较,判若云泥!
“这…这才是…它真正应有的模样?!”
陈飞仰首望着那悬浮于空、散发着道韵的金文,心中震撼如潮涌。
他首次如此直观地意识到,自己前世那些看似寻常的文字,
于此界修行者眼中,究竟代表着何等不可思议的存在。
韩平等人早已骇然起身,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光芒。
他们清晰地感知到,那八个金字所蕴含的大道意韵,
与青云子之前散逸的阴阳道则截然不同,
仿佛源自另一条浩渺磅礴、却同样幽玄莫测的大道体系,令人心生无限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