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专车迎接佃户

徐博达走回地图前,手指重重点在地门关上:

陈参军可知,在朝廷诸公眼中,此地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孤悬江北,直面妖渊,乃边防重镇?

是,也不全是。徐博达摇头,你说的是军事价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在户部那些算计收支的官员看来,这里最大的特点是——

投入巨大,产出寥寥,是拖累财政的负累。

镇北县与大乾隔着龙江天险,粮草、丹药、军械,跨江输送耗费惊人。

早年应对一阶妖兽,三千镇妖军尚可维系。

可自从三十年前封印松动,二阶妖兽频现,军中损耗剧增,

被迫扩至万人,但所得材料却因战斗激烈而价值大减。

在朝廷看来,我们就是个填不满的无底洞。

韩平冷哼一声,脸上尽是不屑。

徐博达继续道:其二,朝局动荡,党同伐异。

陛下潜心修道,疏于朝政。几位皇子明争暗斗,朝臣纷纷站队。

我军拥兵万余,战力卓着,却远离中枢,不涉党争。

在那些争夺大位的人眼里,不能为其所用便是心腹大患,除之而后快。

他声音压低:更有人觉得,即便地门关失守,妖兽兵锋首指青木帝国。

届时大乾或可坐收渔利......这等短视之言,在朝中竟颇有市场。

陈飞听着,只觉一股寒意从脊背升起。

他虽早有猜测,但亲耳听到这般赤裸裸的政治算计,才真切体会到镇妖军曾经的绝境。

所以,他深吸一口气,朝廷并非不知地门关重要,

而是在权衡成本、卷入党争后,认为放弃我们才是最划算的选择?

他略作迟疑,还是问出了心中盘桓已久的疑问:

既然年前处境那般艰难,大帅为何不弃关而走?

徐博达闻言苦笑:走?谈何容易,且不说身后这数万百姓,

五大帝国,除了皇室直属的御林军,再无成建制的修士军队。

我军万余修士,谁敢真心接纳这等?

只怕刚离开地门关,就会遭到各方联手打压,最终难逃覆灭命运。

韩平冷哼一声,接话道:真要到了山穷水尽那一步,

无非是疏散百姓,镇妖军就地解散,大家各奔前程罢了。

他目光落在陈飞身上,语气缓和了些,若不是遇到你小子......

帐内一时寂静。

陈飞感受到这句话背后的沉重——那注定一条绝路。

不错!韩平声如寒铁,

在外界看来,我们要么该被兽潮吞噬,省了麻烦;

要么被逼反叛,正好让各方有名目联手剿灭!

帐内一时寂静,只有炭火不停跳跃。

良久,徐博达缓缓开口:大帅,依我之见,

当务之急是要拥有自保之力,方能在这乱局中保全自身,护卫身后百姓。

韩平闻言抬头,眼中精光一闪:博达所言极是。

镇北县的田亩、坊市,还有汇聚而来的人心,正是我们立足的根本。

有了这些,我们进可稳固边防,退可自给自足,再不必仰人鼻息。

说完凝视二人,眼中的审视渐渐化为沉甸甸的认可。

他走到陈飞面前,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

朝廷弃我等如敝履,我们偏要证明他们错了!

镇北县交给你了,放手去做,镇妖军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末将定不负所托!陈飞肃然行礼。

帐帘落下,将帅帐内的肃穆与外面的春色隔绝。

陈飞知道,从这一刻起,自己才算真正触及了镇妖军的核心。

“唯有此刻,镇妖军最需破局之机时,我才能获得如此平等的合作之机。”

若镇妖军仍是那个兵强马壮、粮饷充足的帝国雄师,

他一个炼气期、体弱多病的少年,纵有千般奇思妙想,恐连韩平的面都见不到。

正是这危急,危中有机,给了他舞台。

“修真之要,财、法、侣、地……”他低声自语。

如今“财”与“地”已在积累,“侣”也算初具规模,

唯独“法”这一项,军中的修炼功法进度实在缓慢。

“十年之期……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一年了。”

想到二哥陈升,他心中泛起牵挂。

一年了,音讯全无,不知他在仙家宗门过得如何?

“修仙又如何?”陈飞望着天际,无奈摇头,“连个破电话都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