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蛛丝马迹,织网待雀

她再次将目光投向了那个关键人物——看守偏门的小太监福顺。

这日夜里,雨歇云散,月光清冷。沈清弦让锦书将福顺悄悄带到了一处僻静的耳房。

福顺不过十五六岁的年纪,面容稚嫩,眼神里还带着些许惶恐和激动。他跪在地上,不敢抬头:“奴才福顺,叩见贵妃娘娘。”

“起来回话。”沈清弦声音平和,带着一种安抚的力量,“福顺,本宫记得,你老家是京郊河西村的?”

福顺没想到贵妃娘娘竟然知道自己的出身,受宠若惊地点头:“是,是,娘娘记得没错。”

“家里还有些什么人?日子可还过得去?”沈清弦如同拉家常般问道。

福顺眼圈微红:“回娘娘,家里……还有爹娘和一个妹妹。爹前年摔伤了腿,干不了重活,全靠娘和妹妹给人缝补浆洗过活,日子……紧巴。” 这也是为什么他当初会接受沈擎宇的资助,并心存感激。

沈清弦点了点头,对锦书使了个眼色。锦书会意,取出一个沉甸甸的荷包,塞到福顺手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福顺吓了一跳,像捧着烫手山芋。

“拿着吧,不是给你的。”沈清弦淡淡道,“本宫需要你帮个小忙。这里面有些碎银子,还有一张单子。你想办法,将单子上的东西,交给宫外一个可靠的人,最好是……与你家有些关联,又机灵、嘴巴严实的。”

福顺低头看了看荷包,又看了看沈清弦,一咬牙,重重磕了个头:“娘娘对沈将军、对奴才一家有大恩!奴才这条命都是娘娘和将军的!娘娘有何吩咐,奴才万死不辞!”

沈清弦要的就是他这份知恩图报的心。她让锦书将早已准备好的另一张纸条交给福顺,上面写着需要查证的那些细节问题,以及一个名字和地址——那是沈擎宇早年安插在京城、经营着一家不起眼杂货铺的暗桩,绝对可靠。

“将单子交给杂货铺的刘掌柜,他自然知道该怎么做。记住,此事关乎本宫性命,也关乎你全家性命,务必小心,绝不可让第三人知晓。”沈清弦语气凝重地叮嘱。

“奴才明白!奴才一定办好!”福顺将荷包和纸条紧紧攥在手心,如同捧着无价之宝,眼神里充满了使命感。

打通了宫外联系的渠道,沈清弦心中稍安。但她知道,仅靠沈家的力量还不够,赵王妃那边,或许能有更多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