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环保厅督察组临时办公会议室内,气氛凝重得如同铅块。
督察组长刘伟坐在主位,面前的烟灰缸里已经摁灭了四五个烟头。他眉头紧锁,听着手下几位核心骨干低声汇报初步调查的情况和对龙腾化工厂区的初步勘察印象。所有人的表情都不太好看。
“……情况就是这样,刘处。”一位负责财务核查的组员合上笔记本,脸色严峻,“我们调阅了龙腾化工提供的最新一期账目,以及税务、工商部门的部分备案资料。单纯从账面看……过于干净了。尤其是涉及环保投入、固废处理成本和排污费缴纳的几项关键科目,数字非常‘标准’,几乎完美符合相关法规的最低要求线。但这种‘完美’,恰恰显得很不真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厂区呢?”刘伟吐出一口烟,声音低沉。
“问题更大,刘处。”另一个负责现场勘查的组员接口,“我们突击检查了几个重点排污口和污水处理设施。设备倒是都在运转,看起来也像那么回事。但水样抽检的初步结果……”他拿出一份刚刚打印出来、还带着热度的报告,指着上面几项被标记为红色的关键指标:“COD、重金属离子、特征污染物浓度……全都贴着排放标准的红线走!分毫不差!这概率,比中彩票还低!而且,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可疑的暗管走向痕迹,只是目前没有抓到现行排污的直接证据。”
“另外,”那组员压低声音,“厂区里安保人员数量明显超标,行动路线很有章法,对我们的行动似乎……过于‘配合’了,反而显得刻意。一些关键区域,比如疑似危险废物堆场、污水处理核心区,都以‘设备检修’、‘商业机密’等理由被巧妙挡驾,我们暂时无法深入。”
刘伟的指尖重重敲在桌面上:“所以,初步结论是什么?”
几个组员互相看了一眼,最后由财务核查的组员开口:“账目表面合规,但存在重大人为修饰嫌疑,与实际可能的污染治理成本严重不符。现场勘察结果高度存疑,存在规避检查的重大嫌疑。举报人陈成副县长所反映的监管漏洞及企业系统性违法问题……初步判断,有高度可信度!”
“高度可信度?”刘伟冷笑一声,目光扫过在座的几位,最终落在一直沉默坐在角落、负责舆情监控的组员身上,“那舆论呢?现在外面铺天盖地的是什么声音?”
舆情监控组员立刻调出平板电脑,屏幕上赫然是本地几家影响力颇大的网络媒体首页截图,标题触目惊心:
《打压地方龙头?清源副县长被举报巨额受贿!》
《环保风暴还是权力寻租?龙腾化工深陷调查漩涡!》
《专家质疑:环保执法过度干预企业经营?》
“舆论……舆论风向在昨晚之后发生了剧烈逆转,刘处。”舆情组员的声音有些干涩,“几乎所有报道都集中在陈成被纪委带走调查这件事上,重点渲染‘受贿’指控,同时暗示他此前对龙腾的多次突击检查是‘选择性执法’、‘滥用职权打压企业’。关于龙腾化工本身可能存在的严重污染问题和账目造假的核心指控……被刻意淡化甚至忽略了。几篇试图报道龙腾潜在污染问题的文章,都被大量水军攻击淹没,甚至被平台限流……”
砰!
刘伟猛地一拍桌子,震得烟灰缸跳了起来:“好一个舆论操控!好一个倒打一耙!这是要把水彻底搅浑啊!”
他站起身,在狭小的会议室里烦躁地踱了两步:“省厅顶着压力派我们下来,就是要查清真相!现在倒好,关键举报人陈成被纪委摁住了,两个最重要的直接关联人,王强和顾岚,一个失联一个据说不在本地!龙腾那边账目做得滴水不漏,现场抓不到现行!舆论还被他们玩得团团转!我们督察组现在成了什么?无头苍蝇?!”他猛地停下脚步,目光锐利如鹰,“那个记者呢?昨晚陈成最后见的人,不是说传递了关键照片证据吗?找到她没有?”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