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冰锋·灼痕

他甚至没有看旁人,径直走向那个空位旁边的另一个预留席位——那是给安监局代表的。他拉出椅子,缓缓坐下的动作带着一种刻意的、证明自己并非废物的吃力感,椅子腿与地面摩擦发出刺耳的声响,在寂静的会议室里格外清晰。

恒科那位副总脸上的职业笑容僵硬了一瞬,眼中闪过一丝错愕和疑虑。这位就是传说中星耀爆炸唯一的幸存者?那个据说废了半条命的安监科长?怎么……感觉不太对?

市环保局局长孙茂才更是心头咯噔一下。他下意识地看向会议室连接隔壁休息室的门——副市长还没到。

小主,

“咳,”刘副厅长清了清嗓子,打破这诡异的沉寂,“人齐了,我们开始吧。今天会议的核心议题,就是近期东南开发区,尤其是恒科电子周边居民集中反映的废气扰民问题……”

会议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环保局、恒科电子各自发言,内容乏善可陈。环保局的报告避重就轻,强调“整体可控”,将部分超标描述为“偶发现象”。恒科副总则信誓旦旦,搬出一大堆认证证书和“持续改进”的承诺,声称过去三年的排放“完全达标”,并隐晦地将矛头指向周边其他可能的小型作坊。

当恒科副总再次强调“权威第三方认证”和“良好企业公民形象”时,刘副厅长的眉头拧得更紧了。他正欲开口,一个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的声音,突兀地插了进来。

“完全达标?”

声音不大,却像冰锥刺破了会议室沉闷的空气。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陈成身上。他依旧端坐着,双手随意地放在桌面上,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他没有看发言的恒科副总,而是将视线投向主持会议的刘副厅长。

“刘厅长,各位领导,”陈成的语调平缓,甚至带着一丝大病初愈的低弱,但那冰冷的穿透力却让恒科副总脸上的笑容彻底凝固,“恒科电子提交的报告,引用的是处理过的、经过‘优化’的季度均值数据。很遗憾,我看到的,是另一组数字。”

他从桌下那个毫不起眼的文件夹里,抽出薄薄几页纸,轻轻推到会议桌中央。动作很慢,带着一种刻意的、折磨人的节奏感。

“这是恒科电子厂区自动监测系统原始数据端口,在过去三年内,未被删改前的记录备份。”陈成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如冰珠砸落,“这是市环保局监察支队加密服务器内,被‘遗漏’掉的几次突击采样原始报告。”

他伸出手指,指甲修剪得干净整齐,却带着一种冰冷的力度,点在第一份文件上某几个连续飙升的峰值日期和时间点:

“去年七月十二日凌晨三点十五分,未经处理的高浓度光气直接排放,持续时间九十二分钟。当天东南风,覆盖三个居民小区。监测数据显示,该时段污染物浓度,超标法定标准限值……二十七点六倍。”

手指移动,点向第二份文件上的红字标注:

“同年十月三日,暴雨夜,污水处理系统人为关闭,‘规避’暴雨冲刷稀释计入总排量的规定。工业废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排泄洪渠,监测到的COD、重金属含量……超标四十八倍以上。下游五十公里处,是本市重要的备用水源地。”

每念出一个数字,会议室的气氛就凝固一分。恒科副总的脸色由白转青,嘴唇哆嗦着,想辩解却发不出任何声音。环保局局长孙茂才面无人色,额头冷汗涔而下,手指死死抠着桌沿。

陈成的声音没有丝毫起伏,如同在读一份冰冷的尸检报告:

“本月三号、九号,也就是会议召开前两天,系统再次捕捉到异常峰值。恒科副总刚才提到的‘持续改进’在哪里?环保局孙局长强调的‘整体可控’,又是如何得出的结论?”

他抬起眼,目光终于从文件上移开,如同两道实质的冰棱,刺向面如死灰的恒科副总,最后落在汗如雨下的孙茂才脸上:

“监测数据不会撒谎。被遗漏的报告,也不会凭空消失。这究竟是恒科电子无视法规,顶风作案,视周边居民健康如草芥?还是……相关监管部门,存在着某种‘选择性失明’,甚至……主动配合的默契?”

“轰——”

会议室瞬间炸开了锅!虽然没人敢大声喧哗,但压抑的惊呼和倒抽冷气的声音此起彼伏!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精准到毫厘、证据链完整到无可辩驳的重磅炸弹炸懵了!恒科副总彻底瘫软在椅子上,眼神涣散。孙茂才抖如筛糠,求助般看向休息室的门。

就在这时,那扇紧闭的休息室门被推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