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八百兆帕!
加载头依旧稳定下压,试件没有发出任何不堪重负的呻吟,甚至连肉眼可见的形变都微乎其微!
“三千兆帕!”有人低声惊呼。
载荷最终稳定在三千两百兆帕,远远超过了设计指标要求!紧接着,测试程序转为韧性模式,施加巨大的冲击和弯折应力。结果同样令人震撼,“曙光之钢”展现出了与其超高强度相匹配的、近乎完美的韧性,如同最坚韧的弹簧,将巨大的能量吸收、分散,自身结构依旧完好!
第二项,耐极端温度测试。
试件被移入一个封闭的、布满加热元件和冷却管路的环境模拟舱。
超高温测试启动,舱内温度以恐怖的速度飙升,很快就达到了一个足以让绝大多数金属化为液态的可怕高度。然而,监控屏幕上,“曙光之钢”的表面温度虽然同样升高,但其内部结构信号稳定得如同磐石,没有丝毫软化、蠕变的迹象!它像一个冷静的旁观者,漠视着周围足以毁灭一切的热浪。
紧接着是极限低温测试。液氦灌注,温度骤降至接近绝对零度!在这种连空气都会凝固的温度下,材料通常会变得像玻璃一样脆。但“曙光之钢”依旧稳定,其独特的“拓扑缠结”结构仿佛冻结了时间,将极寒的破坏力隔绝在外。
一项项测试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每一项的结果都如同重锤,狠狠砸在在场每一个懂行的人心上。噪音测试、疲劳测试、抗腐蚀测试、抗辐射测试……“曙光之钢”以一种近乎傲慢的完美姿态,轻松跨越了所有设定的极限门槛,并将记录一次次刷新到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高度。
最终,所有测试项目结束。
庞大的地下空间里,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只剩下设备冷却时发出的微弱嘶嘶声。所有人都看着中央那块依旧完好、甚至连表面痕迹都并不明显的试件,仿佛在看一个不该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怪物。
赵总工缓缓转过身,他脸上的皱纹似乎都在微微颤抖。他没有看那些令人头晕目眩的最终数据报告,而是将目光投向了站在一旁,始终沉默不语的林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