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来赵衍的工位,这边已经开始打螺丝,
第一个有点误差,但是没有超出范围,合格。
熟悉机器以后从第二个开始流畅了起来,夹具夹紧、车削、松开夹具,成品归位,就像在演奏一首曲子,手臂挥舞间一件件工件被摆放整齐,
最后一个成品取下,赵衍出口气,暗呼过瘾,果然还是工作使人快乐。
回过头来,就看见郭大撇子和老师傅在看着,社恐发作就想挠挠头,手抬一半忽然想到手上有油……
“咳,给你找了个师傅,这位是我们厂的宝贝,施文武老先生,九级,满四九城可就这一位。”郭大撇子满脸郑重
“咳,老了,手也不稳了,就还剩一点经验,不嫌弃的话就跟着学学吧。”施老头挥挥手。
赵衍大喜“成!我现在磕头?”就要跪下去。
施文武一把拖住,“不用,我就是看你气质上有一股大匠之风才起了心思,你这种的没人教也能自学上来,
拜师就免了,我老头子就还剩点经验,省得你花时间琢磨吧。”
郭大撇子的认知又被刷新一次,这师弟是真恐怖,完全没想到啊。
要真叫赵衍众目睽睽下磕头拜师,他还真有点扛不住,怎么说也有70+19岁的心理年龄了,但是听了施文武的话,赵衍对施文武是真心认同,说白了就是俩技术宅惺惺相惜。
“咳,那我晚上带着父母去您家拜访您,您这亲戚我可认着了。”
这年头尊师重道,赵衍也不能落了施文武面子。
“成,不许提东西,人来就行。”施文武开心道:
远处易中海看着这一幕心情复杂,
这段时间易中海埋头工作再也没有冒头,渐渐关于他的传闻也就被其它八卦替代。
几个之前的徒弟都跟着郭大撇子学本领去了,为此郭大撇子还特意安排了个补习班,每天下班抽出两小时专门给这几个加餐,系统地从头开始从基本功开始,一点一点纠正改进,
如今技术都有提升,脸上自信也多了。
对易中海的怨恨也越来越深。
得亏郭大撇子说话了:
“你们几个小子,对老易也别那么大怨气,
其实这年头像老易那样的才是主流,都是那个年代过来的,谁都怕丢了手艺饿肚子。
你去外面看看,亲儿子都不教全乎了,何况是徒弟,都得打杂伺候熬足时候了,才能教一点点,非得熬到老的不能动了得靠人养着了,才选一两个倾囊相授的。”
“我不一样,我觉得吧,咱老百姓当家做主了,咱有本事的人越多,咱国家才能强,咱国家强了咱就有好日子,别人不相信那是别人,反正我是相信的,就是这么个理儿。”
“说这么多就是告诉你们,别恨老易,往前看,把技术学好,把日子过好了,那比什么都强,都懂了没?”
众人应是。
“饭点了,走走,
话说,咱食堂听说来了个打杂的姑娘,那身段、那脸蛋、啧啧,都看看去,
你们一会儿给老子表现好点,得彰显出对老子的崇拜和尊敬,都听见没?”
“师傅您不是有媳妇么?”
“谁规定的有媳妇就不能看姑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