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怀安眼中一亮。
“漠河药厂的雷打山正在加快建设,解热镇痛胶囊的生产线增加到了十条,加上省城分药厂的解热镇痛胶囊生产线,目前可勉强满足省内需求!”
陈秀秀道。
“这是好事!”
苏怀安道。
“怀明和柳儿姑娘商讨了一下,先暂停了继续扩张解热镇痛胶囊生产线,他们找到了韩雄同志,让韩雄同志尽快做出新药!”
“今日清晨,韩雄同志来了电话!”
“生物制药小实验车间完成,并且在第一时间,他们提取到了头孢菌素分子,他们正在提取菌素分子中的有效物,很快就会有结果!”
陈秀秀道。
“好!”
苏怀安一脸惊喜。
不愧是从密西根制药实验室出来的,这也太快了,有了第一批大学生相助,三七的效率提升了很多,小生物车间出来就算了,还提取到有效物了。
头孢第一代,六十年代就已经出现。
第二代,七十年代初才出现。
三七带来的,哪怕是第一代,也是好东西。因为在这个年代,头孢根本就还没进入华国,这也是华国药品空缺的区域。
做出来第一代,那就可以做第二代,第三代。
甚至,超出西方。
现在做出来,那就不存在专利的问题。这样的话,只要可以批量生产,那苏怀安就可以让头孢替换大量落后副作用大的药品。
同时,在价格上,也可以人人用得起。
若是合资,或者进口,那在短时间内,这种药将只能成为有钱人的专用药,普通的老百姓看都看不到,别说用上了。
“你告诉三七,实验数量一定要达到大标本,并且符合标准后,才能做临床数据!”
苏怀安道。
药,最重要的还是安全。
“等一下我就联系他!”
陈秀秀连忙道。
“怀安,你太忙了!”
苏怀平道。
苏怀安不但要管着心脑研究院的事,还要想着他的病情,漠河药厂,也需要苏怀安。
“哥,等你好起来,可要帮我!”
“没问题!”
……
病房内,苏怀安和苏怀平聊着家常,差不多六点钟,苏正提着饭盒来送饭给苏怀平和陈秀秀,刘翠带着三个孩子,跟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