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书呆子世子的邂逅

师父觉得呢?段誉谦虚地问道,您对读书有什么看法?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现代的一些教育理念。在我那个时代,人们更注重实用性,认为知识应该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贫僧认为,读书不仅要明理,还要会用。我说道,古人的智慧固然珍贵,但我们也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怎么个灵活运用法?阿碧好奇地问道。

比如说,我想了想,《孙子兵法》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军事,在商业、人际交往等方面也很有用。

师父说得很有道理!段誉眼睛一亮,在下以前只知道死读书,从来没想过这样灵活运用。

段公子太谦虚了,我笑着说道,其实你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运用了很多书中的道理。比如你待人接物的方式,就体现了儒家的仁义礼智。

师父这么一说,在下确实有些明白了。段誉若有所思。

就在我们讨论得热烈的时候,突然听到不远处传来一阵争吵声。

你这个臭书生,竟敢说我们粗俗!

就是,我们虽然是武夫,但也不是你能随便羞辱的!

今天不给你点颜色看看,你就不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听到这些声音,我们都停下了谈话,朝声音的方向看去。

只见不远处的树林边,三个五大三粗的汉子正围着一个瘦弱的书生。那个书生看起来二十多岁,穿着一身青衫,手里拿着一把折扇,一副文弱书生的样子。

怎么办?阿碧有些担心,那个书生好像遇到麻烦了。

我们去看看。我站起身来,不能见死不救。

段誉也立刻站了起来:师父说得对,我们应该去帮忙。

我们三人朝着争吵的地方走去。走近一听,原来是这样的情况:

那个书生刚才路过这里,看到三个大汉在喝酒猜拳,觉得他们太吵闹了,就多嘴说了一句。结果惹怒了这三个大汉,现在正要教训他。

几位壮士,有话好说。我走上前去,何必为了一点小事就动手呢?

哪里来的小和尚?其中一个大汉不耐烦地说道,少多管闲事!

这位兄台,段誉也上前劝道,大家都是出门在外的人,何必为了一句话就结仇呢?

另一个大汉冷笑道,你们是这个臭书生的朋友吧?既然来了,那就一起挨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