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蓝枢机给出的材料清单,并非凡物,皆是星盟鼎盛时期用于构建高等灵能设施的核心资源,于如今的焦炎境而言,大多闻所未闻。清单上罗列着七种主要材料,其中三种,据蔚蓝枢机所言,在界碑周边数个星域内可能存在矿脉或富集区,而另外四种,则更为稀有,可能需要前往某些已知但极度危险的古遗迹或特殊星象区域才能获取。
“修复跨星域通讯阵列乃当务之急。”蔚蓝枢机的灵光微微摇曳,显示出其内心的急迫,“所需核心材料‘虚空结晶’、‘稳定锚符文金’以及‘灵络编织丝’,据界碑残留的勘探记录显示,在据此三点七个标准跳跃距离的‘碎星带’边缘,一颗代号‘灰烬之眼’的死亡行星地核深处,可能存在矿脉。然,碎星带环境恶劣,空间破碎,引力紊乱,且常有星间掠食者与能量风暴出没,‘灰烬之眼’本身更是充斥着剧毒的大气与狂暴的地磁,危险重重。”
李铮仔细查看着蔚蓝枢机传递过来的星图与相关环境数据,沉吟道:“再是险地,也需一探。既然有线索,便不能放过。”他看向身旁众人,“此行凶险,不宜大队人马前往。我亲自带队,张乾司主负责勘探定位,苏婉司主应对环境阵法与空间陷阱,曦光负责灵性预警,石猛、林锋护卫。其余人等,留守界碑,协助蔚蓝枢机进行其他准备工作,并随时保持星槎待命状态。”
柳烟虽想同往,但也知留守责任重大,需协调内外,便点头应下:“师兄放心,界碑这边,我会与守碑者阁下妥善安排。”
事不宜迟,稍作休整与准备后,李铮便带领五人小队,驾驶涅盘星槎,再次驶入茫茫星海,目标直指那片被称为“碎星带”的危险星域。
碎星带,名副其实。甫一进入其边缘区域,观星壁上的景象便让众人心头一紧。视野所及,并非空旷的宇宙,而是遍布着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星辰碎片。有的如同山脉般巨大,缓缓旋转;有的细碎如尘埃,形成绵延亿万里的星云;更有的相互碰撞,爆发出无声却能量惊人的光与热。空间在这里变得极不稳定,时常可见扭曲的光带和突兀出现的空间裂缝,引力场更是混乱不堪,若非涅盘星槎性能卓越,又有李铮精准操控,恐怕早已迷失方向甚至船毁人亡。
星槎如同暴风雨中的一叶扁舟,小心翼翼地穿梭在碎片与能量乱流的缝隙之间。张乾全神贯注地操作着各种勘探法器,不断调整着航向,寻找着通往“灰烬之眼”的相对安全路径。苏婉则时刻监测着空间波动,提前预警可能出现的空间陷阱,并布下临时的稳定灵纹,为星槎保驾护航。曦光盘膝而坐,星辉罗盘悬浮身前,纯净的星力如同触须般延伸出去,感知着隐藏在混乱能量背后的生命气息或恶意灵性。
“左舷三点钟方向,有高强度能量风暴正在形成,建议规避!”
“前方检测到大型空间褶皱,疑似不稳定,需要绕行!”
“注意!右下方星云中检测到复数生命反应,灵性充满攻击性,正在靠近!”
一道道预警信息在操控室内响起,气氛紧张到了极点。石猛与林锋早已全副武装,剑气隐而不发,随时准备应对可能突破星槎防御的袭击。
经过数次惊险的规避与短暂的跳跃,一颗巨大的、呈现出死寂灰白色的行星,终于出现在观星壁的远方。那便是“灰烬之眼”。它的大气层如同翻滚的灰烬,不时有惨白色的闪电撕裂云层,行星表面沟壑纵横,布满了巨大的撞击坑和火山口,散发着令人窒息的压抑感。
“根据探测,‘虚空结晶’矿脉反应位于行星北极区域,地壳之下约三十里深处。”张乾指着监测数据说道,“那里的地磁活动相对较弱,但大气毒性更强,且有强烈的灵能辐射干扰。”
“降落北极点附近,寻找相对稳定的区域。”李铮下令,操控星槎开始下降。
穿越厚重而充满腐蚀性的灰烬云层,星槎剧烈颠簸,防护光幕上不断爆起细碎的火花。终于,星槎冲破云层,下方是一片广袤的、覆盖着灰色尘埃与嶙峋怪石的冰原。刺骨的寒意即便隔着星槎也能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着硫磺与未知毒素的混合气味。
星槎选择了一处背风的山坳降落。舱门开启,六人小队鱼贯而出,立刻感受到了此地环境的严酷。稀薄而剧毒的大气需要时刻以灵力护体抵御,脚下是冻得比钢铁还坚硬的冰岩,远处传来地壳运动的沉闷轰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