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古骸迷踪·星语启封

涅盘星槎悄无声息地滑入焦炎境大气层,如同水滴融入海洋,没有激起半分涟漪。最高级别的隐匿阵法持续运转,使其在凡人乃至低阶修士眼中,不过是一缕稍纵即逝的云气。但当它平稳悬停在守望堡上空,那无形中散发的磅礴灵压与跨越星海的苍茫气息,依旧让所有感知敏锐者心潮澎湃。

星槎舱门开启,李铮率先走出,其后的柳烟、曦光等人脸上虽带着试航成功的振奋,但眉宇间更凝结着一抹化不开的凝重。他们带回的,不仅仅是星槎各项性能优异的喜讯,更是关乎焦炎境未来命运的、沉甸甸的发现。

无需多言,玄玑真人、白辰长老以及张乾等核心层早已在密室等候。当观星壁记录的影像与探测数据被完整呈现,尤其是那片死寂星系边缘的残骸带,以及两道“秩序注视”的细微反应被确认时,密室内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

“古老残骸……空间褶皱……还有那两道目光……”白辰长老喃喃自语,指尖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看来,我们所在的这片星域,远非想象中的平静。这些残骸,会是上古修真文明的遗迹?还是……与灵族敌对的某种存在留下的战场?”

张乾双眼放光,紧盯着数据中关于残骸灵性印记的分析:“这些灵性印记虽然混乱破碎,但其本质极高,某些结构甚至……与灵族灵纹有异曲同工之妙,却又截然不同!绝非焦炎境乃至我们已知任何修真文明所能企及。更重要的是,那里的空间结构极其不稳定,像是被某种巨大的力量反复撕裂又勉强弥合,形成了天然的迷宫与陷阱。”

玄玑真人沉默良久,方缓缓开口:“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此地危险,却也蕴含大机缘。若能从中解析出一丝半缕上古奥秘,对我等理解星海、提升自身,将有不可估量的助益。而且……”他目光锐利地扫过众人,“那两道‘秩序注视’因此地探查而产生反应,说明它们对此地亦有关注。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必须先它们一步,弄清那里的真相!”

决策很快形成:组建一支精英小队,乘坐涅盘星槎,再探残骸带!此次目标并非广泛扫描,而是选择一处相对稳定的区域,进行抵近侦察,尝试采集实体样本,并进一步探测空间褶皱的奥秘。

人选很快确定:李铮领队,负责星槎操控与全局指挥;张乾随行,负责勘探与样本分析;苏婉加入,以其阵法造诣应对可能的空间陷阱与未知禁制;曦光同往,以其星辉之力感知灵性波动,预警未知风险;石猛与林锋护卫左右,应对突发战斗。方寒则留守,与监测中心保持联系,利用其特殊感知作为远程预警。

与此同时,守望堡的各项工作也加速推进。灵俑军团的“灵谐指令集”编译在李铮离开期间由其他研习所成员继续,重点加强了协同防御与工程建设的指令。《薪火锻灵诀》的推广如火如荼,大量修士转修后实力稳步提升,整个堡垒的修真底蕴日益深厚。玄玑真人更是亲自坐镇,调动资源,开始以守望堡为核心,构建一个笼罩更大范围的预警与防御网络,名为“周天星辰大阵”的雏形开始勾勒。

七日后,一切准备就绪。涅盘星槎再次启航,悄无声息地没入苍穹,直奔星系边缘而去。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此次航行更为顺畅。星槎保持着隐匿状态,避开已知的能量乱流区,径直朝着上次探测到的那片残骸密度较高的区域驶去。

越是靠近那片虚空,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压抑感便越发清晰。观星壁上的景象也逐渐变化,不再是纯粹的黑暗,而是开始出现一些扭曲的光影、缓慢旋转的尘埃云,以及……无数大小不一、静静悬浮的阴影。那些便是上古遗留的残骸。

有的形似断裂的山脉,其上隐约可见宫殿楼阁的轮廓,却早已灵光尽失,冰冷死寂;有的像是某种巨兽的骨骼,泛着幽暗的金属光泽,绵延不知多少里;更多的则是完全无法辨认形状的破碎块状物,混杂在一起,形成一片望不到尽头的、漂浮在虚空中的坟墓场。

“降低速度,启动高精度探测,扫描前方那片相对平静的区域。”李铮下达指令,操控星槎小心翼翼地向着一块体积巨大、形似破碎船艏的残骸靠近。那块残骸周围的空间波动相对稳定,是理想的初步探查点。

曦光全力催动星辉罗盘,柔和的星力如同触须般延伸出去,仔细感知着前方的灵性环境。“残骸内部灵性印记极其混乱,充满毁灭与不甘的意念残留……但核心区域,似乎有某种微弱的、被封锁的灵光……”

苏婉则双手结印,一道道无形的阵力波纹扩散开来,探测着周围的空间结构。“果然布满空间褶皱,如同蛛网……大部分处于稳定态,但有几处节点极其脆弱,一旦触碰,可能引发连锁崩塌或空间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