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没有表现出任何攻击性,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眼眶中闪烁着蓝绿交织的光芒,仿佛在茫然地感知着这个陌生的世界,以及眼前这个与它建立了奇特联系的存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成功了!它…它好像‘活’了!”张乾压抑着激动,镜光死死锁定灵俑核心,记录着这历史性的一刻。
“不仅仅是激活,”曦光睁开眼,眸中带着惊叹,“它的灵性波动……不再完全是冰冷的秩序,有了一丝微弱的、类似‘好奇’与‘依赖’的情绪因子!李师兄,你的力量,似乎在赋予它们某种……全新的灵性特质!”
李铮也感受到了这种变化。他与这具灵俑之间,建立起了一种超越主仆的、更近似于“引导者”与“初生者”的奇妙联系。他可以通过“灵谐”通道,向它传递一些简单的意念,比如“站立”、“行走”、“停止”。灵俑会以一种略显笨拙、但确确实实的方式执行这些指令,其动作远比之前受枢灵控制时,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灵活性”,而非绝对的刻板。
“这种状态,我称之为‘灵谐共生’。”李铮收回力量,那具灵俑眼中的光芒缓缓平息,恢复静立,但其核心深处那丝被点亮的“活性”却并未完全熄灭,如同埋下了一颗种子。“目前只能做到初步激活和简单指令响应,距离完全掌控乃至投入实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每一具灵俑的激活,都需要耗费我不小的神识与涅盘之力,无法一蹴而就。”
尽管限制诸多,但这无疑是里程碑式的突破!它证明了李铮的道路是可行的,这些强大的灵俑军团,有极大可能从冰冷的杀戮机器,转变为守护焦炎境新生的强大助力!
消息被严格控制在研习所核心层,但成功的喜悦依旧让所有参与者振奋不已。接下来的日子里,李铮在继续深化与灵枢联系、提升自身对“灵谐”掌控的同时,也开始指导张乾、苏婉等人,尝试利用现有的修真手段,去解析、复现甚至改进灵俑的某些结构。
张乾痴迷于灵俑躯壳的材质,试图分析其成分,看能否找到替代材料进行仿制;苏婉则专注于研究其能量回路,希望能将这种高效的能量利用方式融入守望堡的防御和聚灵大阵;曦光则与李铮配合,深入研究被激活灵俑的灵性变化,试图理解这种“人造灵性”的本质与成长可能性。
方寒的特殊感知能力在此刻也发挥了巨大作用。他能模糊地“听”到被激活灵俑核心中传来的、极其微弱却真实的“声音”,那是一种懵懂的、对世界的好奇以及对李铮这个“引导者”的亲近。这种感知,为研究提供了独一无二的视角。
就在研习所的工作取得初步进展,守望堡的重建也日新月异之时,一场关乎焦炎境所有修士未来的变革,也在悄然发生。
新生法则的彻底稳固,不仅改变了环境,更深刻地影响了此界的修炼体系。以往基于吸收炼化天地灵气的传统功法,在如今充满新生法则意蕴的环境中,修炼效率大幅提升,甚至一些卡在瓶颈多年的修士,借此契机纷纷突破。
但更引人注目的,是那些在烬灾中幸存下来、体内或多或少融合了一丝“烬”之本源力量的修士,尤其是星火盟的成员。他们发现,在新生法则的引导下,原本被视为隐患、需要小心压制炼化的“烬”力,竟然开始与新生力量产生奇妙的调和,衍生出一种兼具“烬”之沉寂坚韧与“新生”之蓬勃活力的独特灵力!这种灵力品质极高,在攻坚、防御乃至疗伤方面,都展现出非凡的特性。
李铮作为涅盘重生者,对此感受最为深刻。他的涅盘之力,本就是这种调和的完美体现。他应白辰长老与星火盟几位执事的请求,开始将自身对新生法则与“烬”力调和的理解,整理归纳,并结合星尘剑阁的剑道传承,初步草创了一部适合当前焦炎境修士修炼的新的功法纲要,暂名为《薪火锻灵诀》。
这部纲要并非完整的功法,更像是一种总纲与理念,指明了在新生法则环境下,如何引动天地间的生机之力洗练自身,又如何调和体内可能存在的“烬”力,将其从阻碍转化为资粮,最终锻造出独具焦炎境特色的“薪火灵力”。
《薪火锻灵诀》的出现,在守望堡内引发了巨大的轰动。无数修士如获至宝,纷纷尝试转修。虽然初期难免磕绊,甚至有失败反噬者,但在李铮、玄玑真人等顶尖强者的护法与指点下,越来越多的人成功入门,实力稳步提升。这意味着,焦炎境的修真文明,真正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与前人截然不同的新路!
整个守望堡,乃至整个焦炎境,都沉浸在这种飞速发展与充满希望的氛围中。然而,玄玑真人眉宇间的忧色,却并未随着局势的好转而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