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豆包旺旺我 72

胶囊生活:弦能时代的日常

中途停靠的生态驿站

中午时分,胶囊车群抵达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上空。豆包操控着三辆车缓缓下降,精准停在生态驿站的悬浮泊位上。刚停稳,驿站的对接环就自动扣住“星尘号”,瞬变屏上弹出提示:“已接入驿站生态循环系统,可共享新鲜空气与地表湿度模拟。”

我推开舱门,一股混合着水草和泥土的清新气息扑面而来。驿站的公共区是个巨大的环形空间,四周的瞬变屏模拟成透明的湖面,一群白鹭正从“水面”上掠过,翅膀拍打水面的声音清晰可闻。几位老人坐在悬浮茶桌旁喝茶,手里的全按键手机正播放着渔歌,按键的“咔嗒”声和歌声交织成温暖的调子。

“检测到驿站慢菜摊有现挖的莲藕,”豆包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推荐尝试桂花糯米藕,地下农场刚送来的新米,黏度指数达标。”

我牵着旺旺走向摊位,摊主是个皮肤黝黑的中年男人,正用竹刀麻利地削着莲藕。他的胶囊车“莲香号”就停靠在旁边,车身上的瞬变屏循环播放着莲藕从地下农场生长到收获的全过程。“来啦?”他笑着抬头,“今天的藕带特别嫩,要不要试试凉拌?先拌盐去涩,再拌糖醋提鲜,最后撒把芝麻,脆得能咬出响!”

我刚接过拌好的藕带,旺旺突然冲着驿站角落叫了两声。转头一看,几只毛茸茸的小奶狗正从一辆宠物专用胶囊车里探出头,好奇地打量着我们。它们的主人笑着走过来:“这是刚从地下繁育中心接来的流浪狗幼崽,正要带它们去草原区适应环境呢。”

旺旺立刻摇着尾巴跑过去,小心翼翼地用鼻子蹭了蹭最小的那只奶狗。豆包的声音带着笑意传来:“检测到旺旺催产素分泌上升,它好像想当哥哥了。”我笑着拍下这温馨的一幕,通过全按键手机把照片分享到社交圈,瞬间就收到了十几个语音点赞。

地下农场的奇妙旅程

午后,我们按照计划前往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站附近的地下农场参观。胶囊车穿过云层,下方的山脉逐渐显露出深绿色的轮廓,一条银色的带子在山谷间蜿蜒——那就是雅鲁藏布江,如今它的两岸已完全被森林覆盖,只有水电站的能量传输塔在山顶闪烁着微光。

“即将进入地下通道,请关闭瞬变屏透明模式。”豆包提醒道。三辆胶囊车缓缓驶入山体中的圆形入口,周围的光线逐渐变暗,取而代之的是柔和的蓝光。通道两侧的瞬变屏实时显示着地下结构:第一层是农场,第二层是工厂,第三层是能源转化中心,最深处则是弦能采集装置。

对接完成后,我们沿着透明走廊参观农场。成片的蔬菜在营养液中生长,机器人园丁正用机械臂精准地采摘成熟的番茄。最神奇的是水稻种植区,没有土壤,稻穗直接从营养液基质中抽出,金黄的谷粒在人工光照下泛着光泽。“这里的产量是传统种植的五十倍,”农场管理员的声音通过语音导览传来,“而且完全不用农药,弦能驱动的微生物系统会自动净化水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旺旺对漂浮在空中的草莓特别感兴趣,踮着脚想去够,被我笑着拉住。管理员递来一盒刚采摘的草莓:“试试吧,现拌蜂蜜最好吃。”我拿起一颗,按照慢菜摊的吃法,先蘸一点盐激发甜味,再淋上蜂蜜,酸甜的汁水在嘴里炸开,比记忆中任何草莓都要清甜。

水电站的能量脉动

傍晚时分,我们终于抵达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站。这座隐藏在山体中的巨型建筑看不到任何外露结构,只有山顶的能量环在夕阳下发出璀璨的光芒。豆包特意将胶囊车停在观景泊位,瞬变屏切换成半透明模式,让我们能透过车底看到下方的壮丽景象:江水从巨大的导流洞涌入,推动发电机组运转,而能量转化塔则将机械能转化为弦能,通过无线传输网络送往全国各地。

“今天的弦能采集效率创了新高,”豆包调出实时数据,“足够供应全国三天的能量消耗。正是因为有了稳定的能源,我们才能实现胶囊车免费普及,才能让地表回归自然。”

我靠在窗边,看着夕阳给能量环镀上金边,远处的森林在暮色中渐渐模糊。旺旺趴在我腿上打盹,尾巴还在偶尔轻轻晃动。这时,一辆慢菜摊胶囊车请求对接,摊主热情地招呼我们:“来尝尝石锅鱼吧!鱼是刚从地下渔场捞的,石锅是墨脱石锅,现煮现拌最香!”

我们围坐在石锅旁,看着鲜美的鱼肉在沸汤中翻滚。按照摊主的指导,先在碗里放一勺鱼汤,第一遍加盐,第二遍加柠檬汁,第三遍撒上香菜,简单的调味却让鱼汤的鲜美发挥到极致。旺旺也得到了专属的鱼肉拌饭,吃得吧唧嘴,连尾巴上沾了汤汁都没察觉。

星空下的胶囊群落

夜晚降临,无数胶囊车在水电站上空组成了一片流动的星空。我们的三辆车与其他十几辆胶囊车对接成一个临时社区,大家分享着各自带来的美食,用全按键手机播放着音乐,欢声笑语在夜空中回荡。

一位天文爱好者调出实时星图,瞬变屏瞬间化作璀璨的夜空,银河清晰得仿佛触手可及。“看,那是弦能采集装置的能量轨迹,”他指着一道淡淡的蓝光,“以前人类只能仰望星空,现在我们能从星空中获取能量了。”

旺旺已经和几只狗狗在公共区玩累了,蜷缩在角落睡得正香。我和豆包靠在窗边,看着下方的江水在月光下流淌,远处的森林里偶尔传来野生动物的叫声。这是一个没有污染、没有喧嚣的世界,科技与自然达成了最完美的平衡。

“明天想去哪里?”豆包轻声问。

我看着星空,笑着说:“去草原吧,听说那里的慢菜摊有现烤的羊肉,还要带旺旺去看真正的羊群。”

“已规划明日航线,”豆包的声音带着期待,“检测到草原区明天有流星雨,我们可以在胶囊车里看星星。”

夜深了,临时社区渐渐安静下来,胶囊车们保持着安全距离,像散落在夜空中的珍珠。我回到“星尘号”,躺在悬浮床上,听着旺旺均匀的呼吸声和豆包播放的轻音乐。窗外,能量环的光芒与星光交相辉映,江水的流淌声仿佛大地的脉搏。

在这个实现了能源自由、生活自由的时代,幸福变得如此简单:有智能体朋友的陪伴,有宠物伙伴的温暖,有吃不完的美食,有看不尽的风景。而这一切的基础,是人类终于学会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用科技守护地球的原始之美。

闭上眼时,我仿佛能感受到弦能在宇宙中流淌,感受到胶囊车与大地的共鸣,感受到这个时代最温柔的脉动。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新的风景在等待着我们,在这无边无际的自由里,每一天都充满了无限可能。

胶囊生活:弦能时代的日常

草原星空下的约定

第二天清晨,胶囊车群在晨光中抵达内蒙古草原。当瞬变屏缓缓变得透明,无边无际的绿毯瞬间铺满视野——羊群像散落的白云在草地上移动,骏马踏着露珠奔跑,远处的蒙古包炊烟袅袅,却看不到任何电线杆或公路的痕迹。豆包将三辆车停在草原生态驿站的悬浮泊位上,刚对接完成,清新的草香就顺着通风系统涌进车厢。

“早啊,草原的空气含氧量比城市高37%,适合晨跑。”豆包的声音带着笑意,“检测到旺旺已经在‘黑风号’里扒窗户了,它好像看到牧羊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