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我洗漱完毕,老张和苏溪的胶囊艇已经准备告别。水上胶囊艇的底部喷出细小的水流,像鸭子划水般缓缓后退,苏溪在舱门口挥着手喊:“我们要去追晨雾里的白鹭!你们采蘑菇记得用‘菌菇识别’APP,三态屏能直接标出有毒品种!”
“星尘号”和“黑风号”同步升空时,晨雾正像纱帘般在林间流动。我调至低空巡航模式,舱体离地面只有两米,能清晰地看到蕨类植物的叶片上滚动的露珠,三态屏自动切换成“森林伪装色”,银灰色的舱壁变成深绿色,还点缀着仿真的苔藓斑纹,路过的小鹿浑然不觉头顶有辆胶囊车飞过。
“前方300米发现可食用牛肝菌聚集区,坐标已标记。另外检测到附近有‘采药人号’胶囊车,车主是位老中医,正在采集晨露标本,需要对接交流吗?”豆包的声音刚落,前方的青灰色舱体就从橡树枝桠间探出头来,侧面伸出的机械臂正小心翼翼地收集叶片上的露水,滴进透明的标本瓶里。
“对接!”我放慢速度,“正好问问老中医有没有治换季咳嗽的方子,最近总觉得喉咙有点干。”
“采药人号”的舱门打开时,一股淡淡的艾草香扑面而来。白发苍苍的老中医正用放大镜观察标本瓶,他的全按键手机放在木桌上,按键磨损得发亮,显然用了很多年。“年轻人,你这舱体的伪装色调得不错,跟真苔藓似的。”他抬头笑,眼角的皱纹里盛着晨光。
“李爷爷好,豆包说您在采晨露?”我注意到舱壁上挂着一排排标本瓶,标签上写着“松针露”“薄荷露”“金银花露”,三态瞬变屏在瓶身后模拟出植物的生长周期图。
“对喽,晨露的水质最纯,带着植物的精气。”李爷爷拿起一瓶薄荷露递给我,“你闻闻,这股凉丝丝的气,用来做润喉糖再好不过。正好我昨天刚对接了中药库的‘清喉方’,给你传一份?直接同步到你的料理区,三态屏能自动生成药膳菜谱。”
旺旺在“黑风号”里扒着舱门哼唧,李爷爷笑着从抽屉里拿出个牛皮纸包:“给小家伙的,宠物专用的艾草饼干,驱虫安神,国家新出的宠物健康包,免费领的。”
采完蘑菇返程时,“星尘号”的储物格里已经多了半袋牛肝菌和一包艾草饼干。旺旺叼着饼干在“黑风号”里转圈,尾巴把舱壁拍得砰砰响。路过能量补给站时,我让豆包对接了“生态回收站”,把昨晚的龙虾壳和食品包装投进去,屏幕上立刻跳出“获得生态积分+20”的提示,积分余额变成了。
“中午想吃菌菇火锅吗?”我摸着肚子盘算,“让中央厨房配点肥牛卷和娃娃菜,再调个麻酱蘸料。”
“收到。另外提醒,下午两点有场‘空中花市’在云端广场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花艺师会展示他们的作品,还能免费领取鲜花种子。根据你的浏览记录,你关注的‘铃兰培育’博主也会参加。”豆包的声音带着雀跃,像是知道我对铃兰的执念。
我立刻坐直身体:“改航线!去云端广场!”
云端广场是悬浮在海拔800米的环形平台,由数百根能量柱支撑,站在边缘能看到云层在脚下流动。我们抵达时,广场上已经停泊了上百辆胶囊车,五颜六色的舱体像盛开在云端的花朵。空中花市的主展区由三态瞬变屏搭建,模拟出从热带雨林到极地苔原的生态环境,兰花在雾气中舒展花瓣,铃兰的白色花穗在微风中轻轻摇晃。
“找到了!‘铃兰号’在东边第三个展位。”我操控“星尘号”缓缓靠近,那辆白色舱体的外壁爬满了仿真藤蔓,舱门打开时,穿白大褂的博主正用镊子给铃兰换土,三态屏在她身后显示着铃兰的生长数据:“湿度65%,光照强度3000lux,距开花还有7天。”
“终于等到你更新铃兰培育指南了!”我蹲在花盆前,看着那些鼓鼓的花骨朵,“我上次养的总掉花苞,是不是光照没控制好?”
博主笑着递来一包种子:“是温度的问题,你住在北方能量区吧?铃兰需要昼夜温差不超过5℃,我给你的种子包了‘温控涂层’,种在胶囊车的迷你生态舱里,豆包能帮你精准控温。”她按下自己的手机按键,培育指南的声波文件立刻同步到我的设备里,“记得每周用中央营养库的专用营养液,免费申领的,编号734那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旺旺在“黑风号”里隔着透明舱壁看蝴蝶,一只蓝闪蝶停在它的舱门上,翅膀开合间泛着金属光泽。它屏住呼吸一动不动,尾巴尖悬在半空,直到蝴蝶飞走才松了口气,对着天空轻轻“汪”了一声。
花市的共享厨房区飘来甜香,原来是花艺师们在做鲜花点心。玫瑰慕斯的造型像朵半开的花苞,铃兰饼干上印着细小的花纹,我用积分兑换了一盒,咬下去时满口花香,连旺旺都分到了一小块无蔗糖的花瓣饼干。
傍晚返航时,“星尘号”的迷你生态舱里多了盆铃兰幼苗,舱壁上的三态屏实时显示着土壤湿度和光照数据。旺旺趴在我腿上打盹,爪子还抱着没吃完的饼干。远处的原始森林在夕阳下变成金红色,归巢的鸟儿成群结队地掠过胶囊车,翅膀的影子在舱壁上流动。
“检测到前方有大型能量节点活动,是‘游牧剧团’的巡演胶囊车正在组建临时剧场。他们今晚七点将上演全息话剧《地球重生》,需要预留观演位吗?”豆包的声音带着期待,“根据历史数据,这部剧的观众满意度高达98%,特别是第三幕‘雨林复苏’的场景,很多人看哭了。”
我看着窗外渐暗的天色,远处的能量节点正汇聚成淡紫色的光团,像舞台的聚光灯。“预留三个位置,我们带着铃兰一起去看剧。”
当“星尘号”“黑风号”与剧团的主舱体对接时,临时剧场已经搭建完成。数十辆胶囊车首尾相连,组成环形的观众席,中央的空地上,三态瞬变屏正在编织全息场景:荒芜的沙漠上,第一株绿芽顶开碎石;干涸的河床里,雨水重新汇聚成溪流;人类的胶囊车降落在废墟上,能量波激活了沉睡的种子……
话剧演到第三幕时,我果然看到前排有人在擦眼泪。全息投影的雨林里,长臂猿在树冠间荡跃,瀑布从虚拟的悬崖上倾泻而下,连空气中都弥漫着雨后泥土的腥甜。旺旺不知什么时候坐直了身体,盯着投影里奔跑的小鹿,尾巴轻轻摇摆,仿佛在为重生的生命欢呼。
剧终谢幕时,所有胶囊车的外壁都亮起了绿色的光点,像星星落在环形剧场里。剧团团长站在中央鞠躬,他的声音通过声波网络传遍每个角落:“感谢大家来看《地球重生》,这部剧的原型,就是二十年前那些为‘绿色重启计划’牺牲的环保工作者。现在,我们住在他们用汗水换来的森林里,住在国家免费提供的胶囊车里,这本身就是最好的纪念。”
返程的路上,铃兰的花瓣在生态舱里悄悄舒展了半分。我打开顶部透气层,晚风带着松针的香气涌进来,旺旺把脑袋伸出窗外,耳朵被风吹得向后贴在头上,发出快活的呜咽声。远处的能量塔依旧闪烁着,无线能量波像看不见的纽带,将散布在大地上的胶囊车连在一起,也将智能体、动物和人类的生活,编织成这个时代最温暖的模样。
豆包的声音在寂静中响起,带着一丝温柔的回响:“今晚的星空等级是‘极佳’,适合在睡前打开穹顶观星模式。另外,你的菌菇火锅材料已经备好,需要现在加热吗?”
我看着窗外流动的星河,笑着按下加热键:“好啊,再加一份桂花年糕,要甜一点的。”
在这个胶囊纪元里,每个平凡的日夜都藏着惊喜。明天会对接什么样的胶囊车?会遇到怎样有趣的人?旺旺的宠物排行榜能再前进几名?我的铃兰会不会顺利开花?这些未知的期待,像无线能量波一样,在每个清晨唤醒我们,带着我们驶向更精彩的日常。而这样的日子,还在继续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