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赤壁余烬

记忆碎片如潮水般退去,禽滑素的意识重新回归陋室的昏暗。窗外,都督府的宴乐之声依旧隐隐传来,似乎并未受到任何影响。

她缓缓吐出一口浊气,清冷的眼眸中首次对那位素未谋面的周都督,升起了一丝清晰的认知。

“原来如此……”她低声对身旁目光投来询问之色的林煜说道,“其业债之根,并非在于音律本身,而在于此。”

她伸出一根手指,指尖仿佛萦绕着方才记忆中那凝滞、苛责的意念。“他对‘完美谐律’的追求,已近乎一种道……或者说,一种‘障’。世间万物,无论人、事、物,皆需符合他心中那杆无形的、绝对精准的‘尺’。任何‘不谐’——无论是音律的细微瑕疵,还是战略执行的丝毫偏差,亦或是……人的选择未能尽如其意——在他眼中,皆是需要被修正、被排斥,甚至……可能引发他内心深处强烈不安与躁动的‘错误’。”

“此乃【知音障】。”禽滑素最终给出了判断,语气笃定。“非是渴求知音,而是要求万物皆为‘知音’,皆合其‘律’。其业火【灼羽】,恐怕正是源自于此种对‘绝对完美’的执着,在现实中不断受挫后,反噬其心所生。”

林煜沉默地听着,脸色凝重。他回想起碑使信息中提及的周瑜与诸葛亮的纠葛,与孙权、与同僚、与命运的一次次博弈。若真如禽滑素所言,那么周瑜的一生,岂非始终处于一种试图将纷繁复杂、充满变数的现实,强行纳入其心中完美框架,却屡屡碰壁的巨大痛苦与焦虑之中?

这【知音障】,听起来似乎不如关羽【义障】那般刚烈直接,但其内在的扭曲与煎熬,恐怕犹有过之。

窗外,夜风拂过,带来都督府方向又一阵略显急促的琴音。禽滑素知道,那并非宴会的主乐,而是那位深陷业障的都督,在无人之处,独自抚琴,试图安抚那因苛求完美而愈发躁动不安的灵魂。

只是,那琴音在她听来,已与之前截然不同。每一个音符,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尺度”、“谐律”与“错误”的,沉重而悲哀的故事。而这故事的结局,似乎早已注定将以烈焰焚琴、焦羽断弦而告终。

夜色渐深,建业城陷入了表面的宁静,唯有打更人的梆子声在空旷的街道上回荡,悠长而寂寥。陋室之中,油灯如豆,昏黄的光晕在墙壁上投下摇曳的影子。林煜在角落闭目调息,禽滑素则依旧静坐窗前,如同凝固的雕像,只有微微起伏的胸口显示着她并非沉睡。

白日里那“顾曲”记忆碎片带来的冲击尚未完全平复,那股对“完美谐律”近乎偏执的苛求意念,如同余音绕梁,在她心间反复回响。她能感觉到,周瑜的业力波动在入夜后非但没有平息,反而如同被压抑的熔岩,在平静的地表下更加汹涌地鼓荡。显然,那短暂的宴会记忆,只是冰山一角,更深层、更炽烈的业力源头,尚未真正触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