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渡得回那巨鹿之战后、睥睨天下、以为江山在握的雄心吗?
回不去了。
一切都已被时光的洪流裹挟而去,留下的,只有无法挽回的失去,无法弥补的过错,和这具被劫火与悔恨灼烧得千疮百孔的残躯。
渡江求生,不过是让这悲剧,在另一个地方,以另一种形式,延续下去。而他那颗骄傲的心,早已在虞姬倒下、在意识到连乌骓都恐惧他之时,便已经死了。
乌骓马似乎听懂了他的话,发出一声更加悲戚的长嘶,马眼中竟也滚落大颗大颗的泪珠,混合着伤口渗出的血水,滴落在江边的沙石上。
江风呜咽,水流滔滔。
项羽最后看了一眼对岸那模糊的轮廓,眼中那浓郁的悲伤,渐渐化为一片虚无的平静。他轻轻将虞姬的玉簪,重新贴胸收起,仿佛那是他唯一能带走的、也是唯一值得带走的东西。
他缓缓闭上了眼睛,不再看江,不再看船,不再看任何人。
小主,
那拒绝了渡江的决绝,那对时光无法倒流的彻悟,在此刻,化为了这乌江边上,最沉重、也最凄美的泪点。
力拔山兮气盖世的传奇,终将落幕。而那句“渡不过时光的江”,则如同一首永恒的悲歌,在这历史的长河之中,低回不绝。
林煜看着这位昔日的西楚霸王,眼神里尽是复杂,他曾是秦末乱世的 “破局者”;也是楚汉争霸的 “失败者”,还是文化符号的 “塑造者”。
他曾经灭秦后放弃关中险要之地,选择回归楚地定都彭城,失去了地理与经济上的战略优势;分封诸侯时缺乏长远规划,为后续战乱埋下隐患。还过度自信导致其听不进范增等谋士的关键建议,鸿门宴上放走刘邦,最终养虎为患;对不同意见的排斥,也让人才逐渐流失。更是在入关后屠咸阳、杀子婴、烧阿房宫,与刘邦 “约法三章” 的收买民心形成鲜明对比;后期战争中多次屠城,进一步丧失了底层民众的支持。
但是,他就是冷兵器时代的战术大师,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破釜沉舟的气魄不仅击溃秦军主力,更奠定了反秦斗争的胜局。他对下属体恤,有 “妇人之仁” 的评价侧面反映其重情重义的一面,相较于刘邦的权谋,更符合传统 “英雄” 的形象认知。他的失败并非能力不足,而是败给了自身的性格与政治认知。他虽未称帝,却以 “西楚霸王” 的身份在历史上名留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