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墨者观兵

硝烟暂歇,却未散尽,如同淤积的脓血,沉甸甸地压在巨鹿战场的上空。空气中弥漫着焦糊味、血腥气,还有一种……力量过度宣泄后留下的、令人心悸的空虚。

林煜和禽滑素潜行至一处能俯瞰部分战场的高地,借着一片被战火燎过、只剩下焦黑枝干的树林隐蔽身形。下方的景象,与其说是胜利后的战场,不如说是一座刚刚经历过天灾的屠场。

秦军主力已然溃败,旗帜倒伏,尸横遍野。而胜利的楚军,并未急于清扫战场或安抚降卒,他们依旧如同绷紧的弓弦,簇拥着他们的统帅。项羽骑在乌骓马上,那杆天龙破城戟的锋刃上,暗红色的血液正缓缓滴落,在他身后,是无数双燃烧着狂热与敬畏的眼睛。

禽滑素的目光,没有停留在那显眼的胜利者身上太久,而是如同最精密的机关尺规,一寸寸地丈量着这片刚刚经历风暴的土地。她的眉头微微蹙起,那不是对血腥的恐惧——墨家弟子并非不识兵戈,守城之术本就是血与火的学问——而是一种更深沉的、源于理念的审视。

“如何?”林煜低声问道,他的右眼,那植入“劫火计数器”的地方,传来一阵阵微弱但持续的灼热感,如同靠近了一个看不见的火源。目标的能量反应正在稳定攀升。

禽滑素沉默了片刻,似乎在组织语言,将眼前这直观的、暴烈的战场景象,与她脑海中墨家卷帙浩繁的军事理论相对应。

“其勇烈,旷古烁今。”她终于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干涩,仿佛被战场上的杀气浸染。“《墨子·备城门》有云:‘凡守城之法,以亟伤敌为上。’然其旨在‘守’,在挫敌锐气,保全城内生灵。而观此项羽……”

她伸手指向战场几个关键的节点,那是楚军冲锋撕裂秦军阵型的地方。

“你看他破阵之处,并非寻找防线薄弱环节以最小代价切入,而是直取中军最厚、最坚之处。以自身为锋矢,纯粹以无可匹敌的个人武勇与军队被激发到极致的血气,强行碾轧、贯穿、摧毁。此非‘破阵’,乃是‘碎阵’。”她的指尖划过一道刚猛的直线,“如同巨锤砸向玉璧,不管其纹理如何,只求一击粉碎。”

林煜顺着她的指向望去,只见那些被突破的秦军阵地,不仅仅是阵型被打破,简直是物理意义上的“消失”了,残肢断臂与破碎的兵甲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片片触目惊心的真空地带。他点了点头,史书记载的项羽作战,往往如此,巨鹿如此,未来的彭城亦如此。

“再者,”禽滑素继续分析,语气愈发凝重,“墨家讲究‘备者,国之重也’,重视器械、工事、后勤。观楚军,破釜沉舟,只携三日粮,胜则生,败则亡。此等决绝,固然可怖可敬,然则……太过行险。若敌军统帅非章邯王离之流,若秦军有一支奇兵断其归路,或只是固守营垒,耗其锐气,待其三日军粮耗尽,则此破釜沉舟之师,顷刻间便成无根之萍,不攻自溃。”

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困惑:“他将战争简化为了力量与意志的绝对碰撞,剔除了所有复杂的、需要持久与经营的要素。这非是治国安邦的‘兵道’,更像是一场……一场倾尽所有的豪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