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此言一出,连意识尚处于半混沌状态的林煜,都感到一股寒意掠过。主动拥抱劫火?他见识过孙武在理想与现实夹缝中的被动扭曲,感受过墨子因极致的爱而筑起的囚笼,更亲身经历了老子那源于绝望的、试图归于虚无的宏大悲愿……他们都是在命运的捉弄下,一步步被劫火侵蚀,其过程充满了痛苦与挣扎。
可主动拥抱?
“不可能!” 禽滑素断然否定,“劫火之力,诡异凶险,避之唯恐不及,怎会有人主动招惹?”
“数据无误。” 碑使的语气没有丝毫动摇,“目标荆轲,清晰认知刺秦行动的高失败概率。但其核心执念,并非‘刺秦成功’,亦非传统意义上的‘报恩太子丹’或‘拯救燕国’。”
她微微停顿,似乎在调取更精确的表述,然后,用那万年不变的冰冷声线,抛出了一个让林煜和禽滑素都感到毛骨悚然的结论:
“他的核心执念,是追求‘史诗级的死亡’,是渴望成为被历史铭记的、最完美的‘刺客符号’。他意识到,一场充满遗憾、仓促失败的刺杀,远不如一场精心策划、过程壮烈、结局已知却依旧义无反顾的赴死,更能震撼人心,更能千古流传。”
“他利用太子丹的焦虑,利用樊於期的头颅,利用易水送别的悲歌,利用秦舞阳的怯懦……甚至,他可能潜意识里,‘需要’这场刺杀的失败。因为彻底的失败,才能将悲壮渲染到极致。劫火,正是感应到了这份对‘不朽悲剧英雄’身份的极致渴望,才与他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共鸣’与‘合作’。”
碑使看向脸色苍白的林煜,右眼计数器光芒微闪,发出了最严厉的警告:
“林煜,此次目标,极为特殊。他并非迷失者,而是清醒的沉沦者。他追求的并非力量的扭曲,而是意义的异化。他渴望的,不是生存,而是在劫火中淬炼出最璀璨的、属于‘荆轲’这个符号的——史诗级死亡。”
“你的‘史实共鸣’,你的理解与共情,面对一个主动寻求悲剧结局、并将此视为最高成就的目标,效果将大打折扣,甚至可能被他利用,成为完善其‘史诗’的注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准备好。这将是一次,与‘求死者’的对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