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疯狂而决绝的念头,在林煜脑海中炸开。
他艰难地抬起几乎失去知觉的手,将那块“仁”字竹简碎片、那枚青铜齿轮、那截染血琴弦,紧紧抓在掌心。他没有试图去灌注力量,没有去催动任何神通,而是将自己全部残存的意志、全部对“存在”本身的眷恋与扞卫,以及对尹喜、对孔子、对墨子、对孙武、对所有在这苍白面前抗争过乃至湮灭过的存在的悲悯与共鸣,毫无保留地倾注进去!
他在脑海中观想,观想孙武面对纸人陈胥时的痛苦,观想墨子立于宋城之上的坚守,观想孔子琴断鬓白却紧抱残琴的决绝,观想尹喜走入苍白时那殉道者的平静……观想那“有”从“无”中诞生的、充满生机与不确定性的、无比珍贵的刹那!
“仁心……非攻……礼乐……挣扎……存在……”
他低声念诵着这些被天域否定的概念,每一个字都如同从他灵魂中剥离而出
“它们或许短暂,或许虚幻,或许终将逝去……”
“但它们存在过!它们有意义!”
随着他意志的燃烧,掌心那三件残骸,竟然开始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
它们没有融化,没有重组,而是……概念性的升华!
竹简碎片上那个“仁”字,脱离了物质的载体,化为一道温润而坚韧的、代表着“仁爱守护”概念的金色光痕。
青铜齿轮失去了所有物理结构,凝聚成一点闪烁着理性与创造光辉的、代表着“有为不息”概念的银色光点。
染血琴弦则绷直、延展,化作一道蕴含着秩序与情感悲欢的、代表着“礼乐人文”概念的赤红色光线。
这三道截然不同,却都代表着被天域否定的“有为”与“存在”价值的概念之光,在林煜那纯粹到极致的意志驱动下,如同受到某种无形法则的牵引,开始彼此缠绕、交织、融合!
它们没有排斥,而是在对抗共同之“敌”的悲壮命运中,产生了共鸣。金色的仁爱、银色的创造、赤色的人文……三者融合,并非简单的叠加,而是在概念层面进行着一种玄奥的熔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