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简上的文字连成句子,道韵也随之连接、融合,化作一条条无形的法则锁链,在虚空中缓缓盘旋,阐述着天地间最根本的奥秘。林煜屏住呼吸,贪婪地感受着这难得的机缘。这不仅仅是文字的记录,更是一位得道者,在以自身为引,将他对宇宙万物的理解,烙印在现实之中!
尹喜在门外,虽看不见室内具体情形,却能感受到那股磅礴而温和的大道气息,激动得浑身颤抖,却又强行压制,不敢发出一丝声响,生怕打断了这神圣的进程。
老子书写的速度不疾不徐,仿佛不是在创作,而是在将本就存在于天地间的真理,一一揭示出来。他的神情始终淡然,仿佛笔下流淌出的惊世智慧,与他本人并无太大关联。
然而,当笔下文字行云流水般来到那句震古烁今的开篇——
“道可道,非常道。”
就在“常”字最后一笔即将落成的刹那,异变陡生!
那承载着“常”字的竹简,猛地一颤!原本圆融流转的道韵,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搅动,骤然变得混乱、扭曲!
书写“常”字的墨迹,不再是温润的黑色,其边缘竟泛起了那种林煜在紫气中窥见的、令人心悸的苍白!
这苍白如同拥有生命的活物,顺着未干的墨迹,疯狂地向四周蔓延、侵蚀!它并非覆盖,而是“消解”。墨迹在苍白流过之处,仿佛失去了存在的根基,开始变得模糊、淡化,如同被橡皮擦去的铅笔字迹!更可怕的是,那原本稳固的、象征着永恒与不变的“常”之真意,也随之剧烈波动,仿佛随时会崩散于无形!
劫火!它不再满足于隐匿在天象之中,而是直接侵入了这道德文章的书写过程,试图从根源上,扭曲、甚至抹去这即将成型的至高道理!
老子执笔的手,第一次出现了极其细微的凝滞。他古井无波的眼眸中,清晰地映照出竹简上那正在被苍白劫火侵蚀的“常”字。他的眉头几不可察地微微一蹙。
并非愤怒,也非惊慌,而是一种……了然之后的深沉凝重。
他看到了。看到了这试图将一切“有名”、“有常”之物都归于“无名”、“无常”的劫火,与他的“道”之间,那根本性的冲突。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老子口中,发出了进入守藏室后的第一声低语,声音苍老而平静,却带着一种与劫火对抗的、无形的力量。
随着他的话语,那即将被苍白劫火彻底消解的“常”字(在此处,依据帛书本,更贴近原意的“恒”字似乎正在被劫火针对),其黯淡的墨迹仿佛被注入了新的生机,艰难地抵抗着苍白的侵蚀。道韵与劫火,在这方寸竹简之上,展开了无声却凶险万分的拉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